《天下3》官方论坛

标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系列讨论之1-3-1文是腹中所欲语 [打印本页]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00:09
标题: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系列讨论之1-3-1文是腹中所欲语
本帖最后由 慕娉婷 于 2013-4-30 22:47 编辑

想开一个系列讨论很久了,留空妨婶,就是这样,试试吧……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00:12
本帖最后由 慕娉婷 于 2013-4-30 22:50 编辑

二楼目录:
     日期         楼层     编号           题目                     内容概要
2013 04 22    3楼    1-1-1    笔补造化天无功    你怎么看待小说及同人小说的?
2013 04 22   19楼   1-2-1    自成一家始逼真    来说一说四大文学体裁吧!
2013 04 30   33楼   1-3-1    文是腹中所欲语    写小说的目的性,以及,你心里有怎样一个故事呢?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00:14
首先要说的,不是今天要讨论的话题,是之前有一个和本帖格式类似的一个帖子。那个帖子,我请迟版帮我封了,原因很简单,它他娘的审核了……所以我决定再开一贴,首楼留空,二楼目录,三楼开始撸,嗯,就是这样。

再说一下撸这套讨论话题的目的吧。在我还是个年轻不懂事的大学生的时候,我跟三两知己建了一个存文的小论坛,其中一个前辈就开了一套以讨论为目的的帖子,每帖一个话题,都跟写小说有关系。前辈一共开了40个话题 ,我几乎是每帖都回了,不论题目深浅,只要思考了,总是好的。不过现在回头看,那时候的思想毕竟还是不成熟,如今已逾三年,总想着应该干点什么,也算是对开始写文到现在这十年的一个整理和总结,并可以展望、规划一下美好的未来。所以我决定效法前辈,撸一套讨论话题,一面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一面供大家玩笑,而已。
我不是学中文的,文学水准也很残次,言有不当尽请指出,也欢迎各位高人多多参与。
1-1-1  笔补造化天无功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诗,也是我为我们的论坛起的名字,取义很好理解,虽然有些狂妄却也不失为一个很美好、很远大的目标。但是可惜,我们那坛子几乎废弃了,因为小论坛吞帖子,我们的很多讨论帖都被无情吞掉了。
所以,我今以此为题,第一个原由就是想说,凡作文者,当有此念。
如果您说,不是这样的,我写文只不过是为了消遣消遣,排解一下心中的郁闷而已。那请恕我不能承认您的作品是所谓的“文”。不是随便哪一些字凑在一张纸上就能成为“文”的,就像不是随便几张纸钉在一起就能叫做“书”,是一样的。街谈巷语、道听途说,在我的记忆中似乎不能称之为文,因为缺少雕琢——文章,是需要苦心经营的。
当然,话是这么说,可是我们有谁去经营过呢?我不能说完全没有,但是效果甚微(往坑里看一眼就知道了……)。可是不论如何,作为一个喜欢文——喜欢看文,抑或喜欢写文的人,我们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追求着更完美的文章,已达到我们越来越高越来越精的审美要求。
第二个原因,是我将用李贺的这句诗引入我们未来50个话题的总话题——小说。
文学体裁四大样式:散文、诗歌、戏剧、小说。作为一种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一部好的作品也确实当得起“笔补造化天无功”这七个字。小说中的人物、环境、故事,无一不取材与现实生活,可是却平地起高楼,凭空出世界,似乎一支笔就能创造一个色彩斑斓的社会,一段苦乐悲欢的人生。小说是远远高于现实,精于现实,具有独特的美感的。至于小说的其他属性,我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一一尽说,毕竟我们太熟悉它了,说来也没有必要。
我们——就是我们这个论坛,这个板块的同好们,也包括我自己——很多是写同人小说的(网游文暂不在词讨论范围之内),那么什么是同人小说呢?度娘百科告诉我们,就是用原有艺术作品的元素进行二次创作的小说。
于是今天的话题就出现了,你是怎么看待小说,以及同人小说的呢?
(好吧,话题给的真蹩脚- -)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00:44
挤了个痘痘,回来继续自娱自乐。
其实这一题好像是挺没意思的,看起来什么实质性内容都没有。在做提纲的时候我也在想要不然把这段跳过去算了,干干巴巴的没什么好说的,且对自己写小说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可是在看一下后面的题目,若把这段跳过去又好像欠缺了点什么时候,没有一个总领全篇的主题,所以就这样了。
我们应该是从小学就接触过小说了吧,自从做了小学教师之后我看了一下小学的语文书,有不少课文是改编的小说,只不过这个阶段的我们图样图森破,还不能理解文学体裁的含义,因此“小说”这个概念也并没有深入人心。
我记得我认认真真看的第一部小说其实是半部,大约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吧,电视上在播《绝代双骄》的电视剧,苏有朋那版的。正好我在三姨家看到了半册原著,就那么没头没尾地读下去了。印象中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小说,但是那时候还不甚关注体裁这回事,只觉得是写得很精彩的一个故事罢了。
其实我觉得若是不自己动笔去写,小说大多时候不过就是一个两个的故事而已,差别只在于喜欢或是 不喜欢。作为一个读者,我对小说的态度是相当分明的。而后来开始写小说大约是初四时候的事情了,那时候还因为写小说挨过揍,但是爹娘到底没把这个歪风邪气纠正过来。
而对于同人小说,我初次接触已经是高二之后的事情,初入同人是在圣斗士那个圈子,那时候写的文……不说也罢……但是爱上写同人也是在那个时候吧,毕竟年少多思,爱啊恨啊时常挂在最边上,稍有想法就像诉诸笔头。作文(做文章的意思,不是语文卷上最后一题的意思)之于十六七岁的少年少女,就像是语言之于三四岁刚能说明白话的孩童,动辄前沿不在话下,甚至觉得意犹未尽。
不过同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拿圣斗士来说,写我最喜欢的中国古风文就相当抓狂了,比如人名,迪斯马斯克,阿鲁迪巴,艾欧里亚啥的……后来转战了霹雳圈子,写现代文又有点拮据了……现在写天下的同人就好多了,至少名字都比较正常……
作者: 墨云御    时间: 2013-4-22 01:09
想到我坑的文跟我完结的文现在看看连小白文都比不上啊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01:15
回复 5# 墨云御
有些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有天生的音乐家,天生的数学家,天生的物理学家,但是没有天生的文学家。写得不满意是最正常不过的效果了,如果你第一次就很满意,那很可能是认知不健全。
再说咱俩水平不是差不多么………………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2 02:41
好想跟你扯个YY聊啊,其实好多想说的话但是真的懒得打字OTL
作者: 墨云御    时间: 2013-4-22 10:10
回复 6# 慕娉婷

次奥你说我们俩水平差不多,泥煤你明明写的比我好多了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10:53
回复 7# 锦帆
我是笔头党,不写出来没法说,所以yy啥的就算了吧,声音也不好听。
而且其实我想搞一个讨论,目的之一是更看重行文的系统性,这方面我简直是弱爆了,泪奔……………
第一题是直接对着电脑写得,很没章法,拟重撸一发。不过后面应该就顺畅了,欢迎姑娘常来坐坐^_^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10:57
回复 8# 墨云御
老御你这么说好像我很不真诚似的,切!不过咱俩起步的水平真心差不多,你要是多写点肯定能比我好,因为你比我放的开。
是说我要的那五百字回复呢?伸爪子!!!
要不我在为你量身订撸一套练习题?正好我也想重新练一练写作………………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2 11:03
刚写完一个论文,眼皮子都打架了……刷刷论坛换换脑子……

其实从阅读角度来说,我和很多人都不大一样……
小学的时候我特别喜欢看历史方面的书籍,六岁生日的时候,妈妈送了我一本《中华历史三百故事》,用比较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那些历史长河中的点滴,这本书被我翻了有大概十来遍吧。是一本硬壳书,1000多页,当时觉得就是一块砖头,但是开启了我对历史的兴趣。后来开始看少儿版的《上下五千年》,三本书也基本被我翻烂了。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换了一位语文老师做班主任,当时她要求我们每天背一首诗,定的书目是《小学生必备古诗词八十首》,一本粉红色封面的书。当时觉得那些语言怎么可以这么美,一刹那就热爱上了。其实八岁的时候哪里懂这些诗词究竟说的是什么,可是真心是喜欢啊,然后我每天六点半起床,花了一个星期把一整本书给背完了。不得不感谢当时的记忆力特别好,直到现在当时背的那些诗句都还在脑子里。这也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从此之后每学期拿到新发的语文书,第一件事就是看这学期的新诗词,然后把自己不会的背下来。
现在想想古人说“好读书,不求甚解”,真的是很有道理。小时候背下来的古诗文,当时不解其意,然而慢慢长大之后,会渐渐了解到那些诗人词人究竟想表达的是什么样的感情。而且自己的感悟会不断地变化,再产生新的理解。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2 11:12
以上是我的阅读轨迹……

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每天中午当地电视台的电视剧频道都会放90年代TVB的金庸武侠剧。那个时候疯狂着迷啊,每天上午下课之后就一路快走回家,捧着饭碗一边看一边吃,两集播完了之后再背着书包去上下午的课。后来让妈妈给我买金庸全集,妈妈说怕影响我学习,所以要等到期末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才能凭成绩兑换小说= =有一次期末考了全班前五,当晚就拉着妈妈去书店买了《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一共九本,两三天就看完了吧。
也是从那个时候起,自己产生了写小说的念头。当然初中时候很多都被自己坑了,那时候还是手稿呢,写残了的本子都还被我收着,有时候翻出来看看觉得自己当时挺有意思的。

中学时期,看的更多的就是真正的史籍了。作为一个狂热的三国历史热爱分子(PS.东吴死忠一辈子,我觉得周瑜是这个世界上最完美的男人了嘤嘤嘤),开始看原版的《三国志》,然后各种看大师级人物的史评作品。《史记》当时看了一大半,没看完。
上海高考是3+1,当年毅然决然选了历史作为第四科。感谢我所有遇到的历史老师,一直都很理解我有时候天马行空的想法。高考最后一题是8分的小作文,要求800字分析,但是写练习作业的时候我经常会一兴奋就扯个两三千字,但是我老师也很支持我这样写,经常还会和我私下讨论。末了加上一句,高考的时候你不许这样写啊。同样也感谢我语文老师,支持我把800字作文写成三千多字的散文,或者是走和高考要求不一样的路线。
貌似跑偏了……中心主旨是当时积累了大量的码字经验,完全将写作当作了一大乐趣。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2 11:20
认认真真开始对待写作这件事情,应该是从高二开始。当时加入了一个比较正式的学生编辑部,有自己的文轩论坛和纸质杂志刊号,我担任的是文编工作。也是那个时候认识了很多同好,都是高中生,大家一起交流,其中不少人成了关系非常好的朋友。

那个时候发表,拿的是1000字50RMB的稿费。高二高三两年赚了不少零花钱。那时候写文基本是些古风,两千到四千字左右的短篇小说,也写过万字以上的中短篇。但是始终驾驭不了长篇,一方面是觉得属于自己的创意太少,短篇可以将我想要表达的东西完美地展现出来,可是不足以支撑长篇的架构。不过也算是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风格。

高三之前看的书,基本都是属于名家作品,古今中外名著什么的,然后就是金古梁温的小说。后来才渐渐开始接触网络小说。所以我觉得我的阅读顺序和大部分人都不大一样,是由深入浅的……有点奇怪= =

不过这个时候,对于什么样的书是适合自己看的这个概念已经有了很清晰的认识,所以我看小说也是挺挑剔的吧。当然网络出身的写手有好几位我都特别喜欢,对于我觉得有借鉴意义或者是真正能打动人心的作品,会反复翻看。有些小说就当作是打发时间调节情绪的消遣了。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2 11:30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墨云御    时间: 2013-4-22 12:54
回复 10# 慕娉婷


    再见我不认识你分手拉黑
作者: 肉酱刀削面    时间: 2013-4-22 14:03
围观一下0.0
同人这个讲的就是脑补……
当然历史原作党也有自己的一套脑补啦
-_-||说起来我高中看的全是时事杂志,和同桌讨论国家体制【捂脸跑走
以天下做背景比网游文难多了,而且网游文更有代入感 情节也更轻松有趣
……不过穿越梗大荒背景也是可以的?
对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好情节=好角色,情节可以老套,角色写好就可以了 比如我一直很怨念的某些烂尾小说>O<
作者: 鹊桥仙境CTRLZ    时间: 2013-4-22 14:04
我就说锦帆姑娘一定会来的吧。
另外,锦妹纸不要听婷婷瞎掰,她声音可清甜啦。
虽然讲话不知道但你可以搜到她唱歌的贴。

PS:你若要YY……你先换个话筒好吗?
作者: 茕白    时间: 2013-4-22 21:44
本帖最后由 茕白 于 2013-4-22 22:10 编辑


看以上,好高端,身为2货完全不知道怎么回.
第一本看的书,我早就已经不记得了,大概可能是中医书籍,因为我第一个会写的字,就是白术。据我爷爷说我拿着粉笔,写!了!一!墙!壁!的!白!术!
好吧……这么多年了我一直以为那个读术【shu】刚才搜狗告诉我它读白术【zhu】
出师不利,先吐血一下。

然后我再感谢的估计是我们隔着两条街的卖旧书的大妈。大概是在五年级的时候,春节去那买对联,然后看到一本漫画……没错,真的是漫画= =……然后非闹腾要买下来,从此,我的零用钱就都进了别人的口袋。一直到大二,我都还在那旧书摊上淘书,那其实是一种很好的感觉,到处都是书,不知道偶遇的是哪一本,或许倾国倾城有着不知道是谁用小楷写着批注的诗选,或许……或许是小黄书  ← ←
好吧,至于为啥我没有走上画画的道路,成为现在能和姨妈君讨论他家美腻侍女如何调配的画手。居然成了码字挖坑骗分出头像的败类,那要归功于我的美术老师,他说,以你画个球素描你都能拿圆规搞还聪明的在中间垫上橡皮不在素描纸上戳出个洞被我发现的高智商,你还是认真读书去吧……从此我与画郎……再……无……渊……源……
然后我就果然认真读书继续贡献我零花钱给旧书摊大妈去了……
其实旧书摊是个很神奇的地方,我淘到过印象深刻的《咏物诗选》《全宋词》也挖到过我至今也记不得内容的《枪从背后打来》我一直好奇,这书到底讲的什么,我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它的名字,至于什么《法医刑事案件摘选》《巴尔扎克中短篇小说》…………我会告诉你我有整整4大珍宝道具书么!是的,4大箱!装洗衣机那种纸箱那么大的珍宝道具!然后在我高中毕业那年被全部卖给收废品的卖了473块钱……至今我心里一大痛。
从那时候开始我基本没正经读过书了,读也是读的教科书。
至今依然能回忆起抱着厚厚一本圣经插图带故事的,一边走一边看,看一页撕一页然后扔掉的模样,肆意潇洒……好吧,快别装高端了,其实就是看不进去有强迫症的想知道里面到底将的什么而疯狂啃。
说道小说,大概第一个我还记得的,看的是某某月刊,上面是《天龙八部》刚到段誉掉悬崖下叩头就没了。很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那很有名,那时候只觉得书生一定不简单,后来段誉真的不简单← ←
我觉得我回帖就高端不起来怎么办。
比起上面两位,我,弱,爆,了!
          ↑
以上,我的阅读轨迹,真是什么都有,乱七八糟一锅烩。
小时候孤单,有了一个朋友就会不停的去讨好。身为2货,然后我在初一,认识了一个姑娘。
她说,要是能到书里面去就好了
于是我有了第一篇黑历史同人
写了8个作业本。
能写出让人开心的东西,让人觉得快乐的东西,就好了,那时候只这么单纯的想着。
不是记录,不是满足于个人的YY,不是为什么功利心,只是想让人快乐。
大概这就是在我心里最初同人的定义。
我真是个俗人。
我写的东西不多,其实文笔也不咋样,认真回想了下,码出来的同人……我去,我真的没节操,不是为了讨好机油就是为勾搭了美人……几个只为我想写,就写出来的,都坑了。就坑在这个论坛。
说到小说,我觉得定义大概就是不依附于任何既定存在人物事件单独的存在。
高中时候也干过拿稿子骗稿费的事。
原因是这样的,文学社刚成立,然后我一时激动,被老师怂恿的去应聘成了编辑,每周要交一篇稿子,我撸遍了全班,都没人肯,一边催的紧,一边又没人。好吧,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没节操的把挑了自己几篇周记交上去了……OTL从此过上了有零食补贴的生活。
那时候其实很感激我的语文老师,每一篇周记都认真给我看,然后认真批注,我记得最深的是,他说,每周最期待的,就是等你的周记交上来。
差点感动的以身相许有没有。
好像那时候我的一篇武侠还上了武侠杂志来着。
然后到了大学……
然后自从我渣了霹雳玩了天下2……
就没有然后了= =

正经文学不再问,从此节操是路人……


以上,俗人的观点,完结OYL
阿来来我对不起你,直接就扯的歪到外太空去了……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22:10
 我擦……我真不是故意撸这么多的!小撸怡情大撸伤身啊!

1-2-1  自成一家始逼真

    本句诗出自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全句是“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题取半句,不为本意,特此说明以辨谬误。
  昨天说到了小说是文学四大体裁之一,其他三大题体裁则是散文、诗歌和戏剧,都有比较悠久的历史,也都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我们不妨说一说。
  首先,说一下我们最熟悉的散文。什么是散文呢?散文是指一些不讲求韵律的散体文章,形式丰富,笔法灵活。相对于其他问题来说,可以说是约束最少的一个。我们熟悉的许多文章,如评论、杂文、随笔什么的都应该是散文,或者换一个大家更为熟知的,应试作文中最长写的也是散文。
  所以你看,我们一生要写很多很多的散文。
  散文具有鸡哥比较明显的特点:第一,不押韵,至少不会通篇押韵——当然,如果你写了一篇八百韵的文章死活说是散文我也没办法……第二,题材广泛,几乎是什么都可以拿来写一写。第三,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因为约束少。第四,篇幅较短小——动辄十几万字的散文我没见过,可能有,但是毕竟不是主流。即使作者有太多话想说,大约也会分作其他篇章。虽然散文叫“散”文,但是不能真的是一盘散沙啊!篇幅太长的文章,尤其是抒情性的,很难做到主旨统一,文章写得太长了前后也总会有所差异。因此作者就算有很多相关内容要说,大抵也不会一股脑全都塞给读者。
  我们写作的入门便是散文,至于小学写记叙文,初中学议论文,高中做抒情文之类都是散文之下的细化分支。可见,散文是我们参与文学创作活动的起步,是基础。倘若一个人的散文写得极佳,大约可以断定此人文学基础不差;而相反,假如一个人连散文都做不出,却说自己擅长小说、戏剧什么的,让他快洗洗睡吧。因为散文之美,散文唯一的内容和对象,便是作者自身的情感体验。一个人连自身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说不清楚,至少可以证明他缺少参与文学创作的最基本素质——观察和感悟。
  扯多了,再说说诗歌。
  是个,堪称人类文明史上最美的创造,是最古老的,最基本的文学形式。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都流传着自己独具魅力的诗篇,欧洲最典型的一种应该是史诗,如荷马史诗什么的。史诗几乎是世上大部分国家文学的开端(不要随便引用、或是相信我说的某些话,完全不具备历史性与科学性,我都是即兴发挥的!)但是在中国,我们却没有什么十分著名的史诗,大约是因为中国的政治结构成熟的比较早,在很古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系统地记录历史了,所以把这个过程跳过去了?虽似有遗憾,但是我国的诗歌依然是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最宝贵的遗产,因为我只能看得懂自己家的诗句(←_←这个英语系的败类)。
  但是诗歌现在却为人所不屑。却是,当今文体多样,选择多样,且无高下之别,一个作者(此处专指汉语作者)要进行文学创作活动自然不必为难自己,选择一种约束最多,字数最少,最费力不讨好的题材。但是我想说的却是,即便不选择它,也请尊重它,不要因为考试的时候它曾经虐过你就对其深恶痛绝。因为诗歌,是最接近人民的,是最接近心灵的,是最精炼,最纯粹的。
  与诗歌相关的还有一系列常见却难以说明的词语,如诗性、诗意、诗韵……以我鄙陋浅薄的水平实在说不清楚他们的含义,只是隐约感觉到,那些心灵中最唯美的东西,大概就是灵魂的诗吧。
  美学家朱光潜说:“所谓‘诗’并无深文奥义,它只是在人生世相中见出来某一点特别新鲜有趣而把它描绘出来。特别新鲜有趣的东西本来在哪里,我们不容易‘见’着,因为我们的习惯蒙蔽住了我们的眼睛。”
  好吧,诗歌扯得比散文还要长!我真的是个话痨吧!希望戏剧能少一些……
  现在提起戏剧,估计比诗歌还要令人感到陌生,因为文学当中的戏剧似的仅仅是戏剧表演的创作脚本,也就是剧本。而且我们一般说起戏剧来,大多想起的都是舞台剧(受到教科书的影响),而不是电影、电视剧等现在更为群众接受的艺术形式。那么在舞台剧日益没落的今天,鲜少有人关注剧本也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了。
  其实我猜想就算是在当初戏曲戏剧盛行的时候,关注剧本的创作并爱好赏读的人也是相对较少的,毕竟戏剧是一种结合了美术、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的综合艺术体,抛开其他来单独看哪一个元素都是不完整的。
  剧本,我认为严格来讲他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载体,因为剧本的功能太过鲜明了,它具有十分明显的工具性,是服务于整个戏剧整体的,拿开戏剧的可操作性,综合表现力,剧本的价值和美感似乎并不明显。此处我不想说什么悲剧、喜剧、荒诞剧、滑稽剧之类的差别,因为在我看来,剧本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如果不参与戏剧的创作,单纯将文本作为阅读对象的话,剧本的可观赏性,嗯,并不是特别突出吧……我真的很想说“忒次了”……
  但我们不能否认剧本的好处,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就是异常直观。因为要具有表现力、操作性,要是一个故事“有可能”搬到舞台上,所以剧本创作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让人能看得懂,并知道自己应该在表演中做哪些事情——就像是建筑里的蓝图似的,要让人知道什么地方添砖,什么地方上瓦——这是其他任何文本都无法代替的作用。其次,与读者来说,剧本——尤其是舞台剧的剧本,至少在结构上很少有拖拖拉拉的情况——大概是受时间限制的原因。我见过哪一种一点“废话”都见不得的读者(估计还有人记得我玻璃心的那次),现在想来,并不是作者废话多,而是读者的感受性太差,水平太低,已经低到了除了故事什么都看不懂的程度……啊,我不是说不喜欢看废话的读者都是弱智,……我的意思是剧本很适合那些急性子的读者,想跳过去的细节,动作,场景,已经全部给你用括号括起来了。
  
  扯过了三大文学体裁,其实我们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说小说的。不过若是完全不理解其他问题,那也就无从认识小说了。
  小说作为一个独立的文学体裁,是因为他跟那三个都不一样(废话!),谬引黄庭坚一句诗,便是“自成一家始逼真”。
  我国比较接近现在意义上的小说的体裁开始进入发展阶段应该(貌似……)是在唐宋?清朝中后期达到鼎盛(我说的是中国本土的那种,后来的小说似乎收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整体看来,还是挺晚的。
  实际上在国外,小说好像也是一种相对年轻却后来居上的文学形式。前面说了,希腊那边有荷马史诗,而且史诗一类影响了好几代文学。后来戏剧又占了住到地位,代表人物是哪位坑死英语系学生的莎翁。再后来,我记得好像是由于经济和出版业的发展吧,散文出现了,并迅速地打开了市场,而此时,小说却刚刚开始起步。
  而在中国,散文则是率先攻占了文学的制高点,周后韵文诗歌平行并进,而小说呢,似乎并不是完全没有,但是融合在散文当中还不能彻底独立的样子。最早的小说似乎很明显地带着散文的影子——我是说某些表达方式上。而且我记得,好像很长一段时间中,小说是一种难登大雅之堂的东西吧?一直到现在,小说似乎也是和其他文体互相依存的,甚至界限渐渐模糊了。
  因而,“自成一家始逼真”并非是说小说抛开其他问题而完全独立存在了。在我看来,小说不但没有彻底抛弃,反而不断吸收,兼容并纳他方长处,正因如此,才能不断发展,壮大。
  说了这么多,你又是如何看待小说与其他文体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的呢?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2 23:08
to 锦帆姑娘
感谢姑娘能来捧场,这种话题确实枯燥无趣又装逼……不过我实在想,装都舍不得装的话,人生岂不是要更无趣了?
现在看写文,似乎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想要升级,每天就要刷不同的副本,比如经验本——比如不停地写,每天都写;比如声望本——拉读者赚人气什么的;比如技能本——也就是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更新认识,发现不足。可是升了一级之后,当我们兴奋雀跃的时候却发现,一切又回到了原点,如果说进步了,确实,比之前的自己确实是进步了。可是相对这个世界而言,我们却依然没有进步,因为比我们强大的人太多太多了。
也许对我而言,写小说就是这样,找打一个目标,打败它,换另一个目标,永远不停,使自己不至于无聊,仅此而已。

我看的书倒是和姑娘不一样,看姑娘的文的时候隐约感觉姑娘是一个很细腻的人,想来也是文史熏陶的结果。然而我这人,大刀阔斧欠雕欠琢,大有东北老爷们的粗野气,却少了女人身上本应该有的温婉细腻。可实际上,汉子不汉子,妹子不妹子,两不相类,不伦不类——大约也是和我看的书有关吧。我更喜欢看理论性强一些的书,但是很惭愧,高中之前都没读过啥书,只看过几本京剧相关的……高中开始喜欢心理学,深受弗洛伊德坑害,至今还是半精神病状态。诗歌读的似乎也不多,能背课本上的诗就不错了,再多的只是看看。尤其是这几年记性越来越差,几乎不怎么看书了。

至于姑娘说到的《三国志》和《三国演义》,大约是受封建背景的影响吧,很多事情不能强求。而且陈寿在写《三国志》的时候也难说没有情绪倾向,很多事情太认真了会很累的-3-
最后,陶渊明说,好读书,不求甚解。但是重点难道不是“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么~~~

to  肉酱刀削面
网游文似乎不能当做同人文来看,因为跟游戏背景不属于同一个背景啊~

to  姨妈
我说话很爷们的,唱歌的声音都是伪的……是伪的啊……

to  99
看到“法医”两个字哥激动地快尿了(啥!)
其实我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觉得,能写出让人开心的东西,让人觉得快乐的东西,就好了。可是后来我渐渐发现,我写文的时候真的不快乐,而且很郁闷,因为总是写不好,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而且我一直有一个不是很恰当的观点,就是我想看的文,只有我自己写得出。所以我必须不断地要求自己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写文,去读书,这样心里才能稍微好受些。
99的那篇《笙无辞》至今依然是我对天下文最美好的回忆之一,真的,虽然是之一,但是也是最美好的。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3 02:16
本帖最后由 锦帆 于 2013-4-23 02:23 编辑

看以上,好高端,身为2货完全不知道怎么回.
第一本看的书,我早就已经不记得了,大概可能是中医书籍, ...
茕白 发表于 2013-4-22 21:44



    催更!!!!!等你等到我心痛啊!!!!!!《琴约》的链接我贴到你楼里了~~

    以及霹雳我还在怀念刀龙三部曲的年代T T自从大师兄便当之后我就累爱弃坑了……嘤嘤嘤人家以前的太虚号改名字之前叫忘世麒麟呢~~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3 02:17
我就说锦帆姑娘一定会来的吧。
另外,锦妹纸不要听婷婷瞎掰,她声音可清甜啦。
虽然讲话不知道但你可以搜 ...
鹊桥仙境CTRLZ 发表于 2013-4-22 14:04



    嘤嘤不要嫌弃人家17块淘宝买的硕美科SM007……好吧我回国就换个麦QAQ【每次势力YY我都要扯着嗓子吼简直太不淑女了呢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3 02:20
婷婷婷婷我突然有个主意我们应该把这些对话都整理下来,可能留到十几年后再回过头来看,会觉得年轻的时候自己真有意思啊【够了别这样……

刚做完演讲在快餐店一边啃炸鸡薯条一边刷论坛,看到大家写的这么多话突然觉得好感动啊……有种“原来我不是一个人”的感觉>< 人海茫茫能遇到志同道合者,幸甚!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3 02:24
我就说锦帆姑娘一定会来的吧。
另外,锦妹纸不要听婷婷瞎掰,她声音可清甜啦。
虽然讲话不知道但你可以搜 ...
鹊桥仙境CTRLZ 发表于 2013-4-22 14:04



    嘤嘤红哥抱住蹭啊蹭,刚刚关于我麦的型号的吐槽被和谐了,硕美科一款的007,前面的英文缩写两个字母那啥了o(╯□╰)o
作者: 茕白    时间: 2013-4-23 13:27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作者: 茕白    时间: 2013-4-23 13:29
催更!!!!!等你等到我心痛啊!!!!!!《琴约》的链接我贴到你楼里了~~

    以及霹雳我 ...
锦帆 发表于 2013-4-23 02:16



    最近都在历天劫~~努力中,OTL
  = 3=姑娘的琴约写的很美,之前还在和阿来开玩笑说,看,到别人手里就是仙了,落到我们手里就只能…………只能是条甩尾巴进行物理攻击的大鲤鱼。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3 17:02
老子就是要做妖孽!谁特么都别拦着我!
于是说老子写了一天的2800+的长文就么有人捧场么!!!!!!!!好伤心的!!!!!!!
作者: 紫龙影    时间: 2013-4-23 22:29
所谓同人,不过是自己心里那个人,满足一下自己心里对某些事情的遗憾,或者对原著没写到的地方的深挖,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资格说另一个写手写的不符合他心里的想法,每个人都有资格说另一个人OOC,但其实真正写出来,不过是给自己看的,其他人不喜欢可以点叉,可以自己去写自己喜欢的。喜欢的人会认同,会凑在一起讨论。
其实白白,说到文笔其实我们几个都不如你,你别太谦虚了!太谦虚就是狂好嘛!看到你这么狂我又想说,来单挑让我扎两针了!你看我,虽然满足了自己的YY,但是想追杀我的人还是很多滴-、-
好了不闹了,我最初看的一本小说,嗯,大约是五六岁的时候吧,大人喜欢看武侠小说,带我去了租书店就丢下我自己去翻小说了,我无聊就跟着一起翻,一边翻一边认字的感觉,唉,别提了。我记得那是卧龙生的武侠小说,后来看到一定时间,我绝对不会告诉你是小学四年级,那个时候没有电脑这种高科技东西,武侠小说就那么几个人写,看完了心痒痒的厉害,没办法只有自己写来满足自己。
这么算起来,其实我还是很正直很正直的武侠饭啊,怎么变成现在这样猥琐的货了-、-
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情啊爱啊,只知道一腔正义非黑即白,武斗场景美好激荡,卧龙生的诙谐系列猪脚十分聪明,喜欢整人(好吧我终于知道我从小喜欢整人的爱好怎么来的了),把坏人玩弄于鼓掌之间,所以后来我的文中猪脚多少都受了这个影响,即使平时十分的蠢,例如我家篱落,关键时刻还是比较给力滴(大概吧,不是分裂出玉然了么)。
刚开始学写武侠,才发现小说里描写一个场景很容易,但是自己不管怎么写,都写不出想象的场景,到现在我也觉得是这样,虽然我喜欢开武戏,但我却觉得我怎样都没法把我心里的场景完完全全的表现出来,真伤心。
再后来学会了看言情,也就是现在说的玛丽苏,不过当时却觉得席卷她们写的很美好,果然是没谈过恋爱的小鬼的想法啊,好吧其实我现在也没谈过。
每个腐女总能指着身边的某一个姑娘说都是这货把我拉下水的,好吧,我也是被一个看起来很文静,老师说她很文静,家长说他很内向的死党拖下腐女大圈和天下的,进了天下就被里面的剧情萌的一脸血虐的吐心肝,忍不住就开始YY起来,好吧,最后就没忍住写了一些,虽然我知道人物严重OOC,但是还是写的很爽=、=
总的来说我文笔不咋样,现代不现代古代不古代,但我喜欢,所以写给自己看=、=
作者: 紫龙影    时间: 2013-4-23 22:38
顺便压倒白白亲口,你还有好多坑没填好嘛
作者: 墨云御    时间: 2013-4-23 23:11
编剧宝宝的番外呢
作者: 慕娉婷    时间: 2013-4-24 01:03
很好,你们都无视哥的第二题了,哭。由于大半夜身上奇痒所以不能睡觉,于是来回帖子…………………
其实编剧才真是说到点子上了。说起小说,它是什么东西,有怎样的社会价值其实和写小说的人一点关系都没有,就好像人要吃鸡蛋,根本不会管这只蛋是什么毛色的鸡下出来的是一个道理。在写小说的人看来,他只关心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写,我要怎么写。而编剧很犀利地点明了这两点,尽管没有说出原因和方法来,但是能有一个认识也已经很不错了。当然,在许多同人作者的脑子中是没有这么一些概念的,因为二次创作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至于是什么咱们就到后几题的时候再讨论,现在我只想说,在大部分同人作者的脑中,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我要写。注意,我个人认为这不是一个贬义句,甚至从某个角度来看,请假还是很高的。
而我开这个讨论的最主要目的其实就是想和大家一同讨论切磋怎么去写,只不过需要一些引子,慢慢地引入到正题中来,所以才会有前面这些。
作者: 锦帆    时间: 2013-4-24 03:30
最近都在历天劫~~努力中,OTL
  = 3=姑娘的琴约写的很美,之前还在和阿来开玩笑说,看,到别人手 ...
茕白 发表于 2013-4-23 13:29


我是站在了你们的肩膀上
作者: 龙鱼陵下绛粼公    时间: 2013-4-30 22:31
  1-3-1  文是腹中所欲语

    刚才在纸上写了一些,但是因为精力不集中所以语无伦次的,于是决定不按照本子上手写的敲了,我就信口雌黄随便说了吧。
  从题目我们可以看出,本次讨论的内容很简单,就是写文章的目的的问题。
  首先要说的是,如果你说我写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这种论调我是不接受的,因为在你的眼里,文章是商品,作者是商人。而在我的眼里,文章是艺术品,作者是艺术家,我们没有共同话语。所以认为写文就是为了赚钱的人(我觉得宝鉴应该没有)就可以不必发言了,有扯犊子的功夫还是去研究研究股市比较实在。
  于是回归正题,我们为什么要写文呢?我妈妈也经常问我这个问题——她老人家是个小商贩,经常说,姑娘,你写文也不能赚钱,写它干啥,怪累的。我没法跟她说,但是很想找机会反问她一句,你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热了要脱冷了要穿也需要问一个为什么吗?很多事情是讲不出为什么的,我们只能讲目的,讲需求,不能讲为什么。
  那么写小说是为了满足真么需求呢?我认为是表达的需求,社交的需求,认可的需求。
  小说不同于其他问题,它是假的,是虚构的,是生活中、现实中没有的。正是因此,它更真实,更现实,更直观。或许有人会觉得我的话很矛盾,但是如果你回忆一下自己的前半段人生就会发现,其实真的是这样。因为如果你说真话,举个栗子,你说“我觉得现在的教育制度真他妈『警告:注意文明用语!』老师都应该去死(只是个例子而已,我也是一名光(wei)荣(suo)的人民教师)”那你就会被人批斗,甚至可能会挨揍,但是如果你讲了一个故事——我就不编了,请自行发挥——通过一个现象揭露了一个本质,这样你就上档次了,不指名点姓也就不会挨揍了。古往今来这样的小说也不少了吧,不知道红楼梦算不算是其中之一。
  再有,有些事情是你说不清楚的。写小说的人大约都有一些相似的经历,比如莫名其妙的一篇或几篇文中总会有那么一个很温柔的邻家大哥的形象出现,或者主角总是挂得那么悲戚,但是作者自己却说不出原由……那我自己的小说来说吧(此处有剧透……T T)《定谋在先》里的一个文臣侍郎最后为了保护自己的上司兼知己死在乱军之中,我就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他明明可以不死的,他只是个文官,完全没有理由出现在战场上。但是在我的设定中,他就是死了。《将错就错》整个的故事(坑了,不必再追了)都是围绕着卓君武要结婚的事情展开的,但是最后——由于肯定不会填了,也不妨把情节亮出来——最后紫荆却没来得及跟卓君武完婚就悲剧了,而陆张也没能在一起,所以我坑了,不忍心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春秋代序》中,清子的好朋友,好基友一批一批的挂,知道他也死了,这个故事也就结束了,整体来看,这是个领便当的故事。《终结》那个文还没开始,但是一个cp是冰心的云麓因病致死的这个结局确实也让作者我很郁闷。
  怎么说呢,小说是一个小世界,这个世界在作者的心中,你的心引领着这个世界的发展,你的一些很微妙的想法都会对这个世界产生影响。所以,你的心决定了你的文,心中有笔下自然就有,心中无,笔下当然无。
  文章的魅力也正在于此,每个人的心都是不一样的。那么在你的心中都有怎样的故事,有怎样的“所欲语”呢?不妨说出来吧,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心理分析”怎么样?
作者: azschfya    时间: 2013-5-12 08:57
窝是过路的有感而发,楼主请海涵。

看第三个话题说到钱,那窝也想先说说钱。
在我看来为兴趣的写作基本不必提钱,尤其是二次创作,即所谓同人文,它本来就生长在无关金钱的泥土上,当然这话现在说来有点不合时宜,那就换个方式说吧:第一,无法明码标价不能说明它没价值,第二,不能因为写作可以是谋生的手段,就可以抹杀它的其他作用,它可以是盈利,也可以说消费,和买书买碟买点卡一样的消费,只不过付出的是脑力。
至于写文的动机,以我自己的情况来说就两点,一,讲故事,二,讲某个人和某些人的故事。脑子里有个想说给别人看的东西,梗在手上,不得不发的时候,自然就会有想讲述的欲望。当然,又因为写作毕竟是一种产出性质的文化活动,所以也会有期待欣赏和共鸣的欲望。虽然我也会说“我写文给自己看,和别人无关”的话,但我也深深知道这句话很武断,真不想给人看的东西都在硬盘呢,发出来的文如果真的一个读者都没有也是会空虚寂寞冷的——咳,扯远了,总之以自己来比照的话,写文的动机就是如此了吧:我有很有趣的人,很有趣的故事,想讲给人听。
至于二次创作方面,我觉得二次创作除了讲故事以外还有圆梦的目的,原作中有没满足的结尾,有没圆满的互动,有没看够的梗,写个文给补齐一下,所以说二次创作更单纯直接,也就不能指望它能讲述什么深刻的道理,揭示什么沉重的意义,那太难为它了。

说到具体的写作上,我大概会隔一段时间就想讲一个什么类型吧。
最近想讲一个吐槽主角的人生,之前想试试心毒手狠的枭雄,再之前想讲一个炸毛攻和一个风流受的故事。
然后就会去开不同的开头,不停地想讲好这个类型,然后有很多夭折的计划被毁掉,直到这个类型的故事以我最满意的样貌出现,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只是我也觉得这做法很不好,因为太费心神,最后留下的,往往不是一个最终合意的作品,而只是一堆满是遗憾的坑。反倒是写二次创作的时候方法更舒展些——
看看脑补的东西是够一个中篇,短篇还是段子,后两者直接写出来,中篇就先列个提纲。

唔,总的来说就是如此吧。
最后还想说什么呢,算是点题吧,因为突然想起一句名言所以拿来改改好用:
“永远不要怀疑写作的价值,因为,它是自由的。”(喂喂
作者: 綰丶子夕    时间: 2013-6-1 14:40
楼主想说的事情,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自己的故事,自己的审美




欢迎光临 《天下3》官方论坛 (https://tx3.netease.com/) Powered by Discuz! X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