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4日 多云,时有大风
以前自己开车,巨烦那些人力三轮车,在机动车道插来插去,在停车线上乱停乱放,在过街天桥的底下堆成一堆,更不用说那些残摩了,北京本土人对他们有一个比较幽默的称呼---"瘸(BI)乐".我很乐意这样称呼他们,似乎我与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似乎城管大哥们对他们的打击还是强度不够.
今天要去望京办事,公司车子全出去了,没办法,坐小公共吧,这也是一种我平时最厌烦的事物,他们在所有的车道上行驶,时而疯狂加速,让黑烟迷漫在你面前,时而紧急刹车,让跟在后面的你精神错乱......
挤在小公共的人堆里,一只脚站着,耳边听着售票员热情的招呼,车厢里散发着各种味道,"这是一趟精神修练之旅",我劝自己说,以便于让渐渐升起的愤怒平息下去.
我并不介意和售票员争吵一下,和他谈一谈我买了票却得不到我应有的座位这件事,我想我会有很多诸如"我买了票就应该享受你们的服务,可现在,我连个座也没有,你这明显是超载,明显是欺诈(因为他在叫我上车的时候说了,"走了走了,有大座"),你根本就不符合首都市民公约,你肯定没学好八荣八耻......"之类的理由.但看了看售票员壮实的胳膊,我没开口.
我选择了沉默,我似乎相信在多年后这个售票员会因此而后悔莫及,深受良心的遣责.可这时的我更想抽自己,为什么图省这几个钱,不去打的呢?
车停了,坐在我身旁的一个老人提起包来要下车,我艰难地侧着身,以便让老人从我身边走过去,(可恶,在我侧身的时候,一位老兄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坐了下来!)失望之余,老人下了车,这时,却出现了我没料到的一幕.售票员接过了老人的包,扶着老人走向辅路,直到送到便道上.
刹那间,我的喉咙象是被捏了一下,涩涩的,只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镜头,怎么会让我有这样的触动?是不是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生活太久了,一点点的善意也会让我感动?人与人之间已经非常冷漠了,每个人只会想着如何放大自己的快乐,谁又会去想想别人呢?
售票员依然扯着嘶哑的嗓子在招呼,车厢里依然拥挤,味道依然是那么浓郁,我却呆住了,象是忘了身在何处......
终于到站了,清新的空气真好,从车站到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算了别走路了,打个三轮吧,招手,三轮划了一个优美的弧线停在我身前,嗯,坐上去的感觉真的不错,比开车舒服多了,禁不住赞了一句,"还是三轮好呀,又环保,又舒适",三轮车夫没回头,说了一句,"您觉着三轮好,可我但凡有一点办法,也不来蹬三轮,有钱谁愿意来蹬它呀,开出租多好呀"
是呀,谁也不想挤在严重超载的车里,谁也不愿意在烈日下蹬着人力三轮,谁也不愿面对生活里的种种无奈,可是,生活还是要继续,又有什么办法呢?以前每当走进贫民区,总是皱着眉头,捏着鼻子,谁又能真的象杜甫那样呼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有幸脱离贫困的人,不要去笑话那些仍在挣扎的人们,他们只是比你的运气差一点点而已..........
夜深了,天外惊雷一声接着一声,我独坐在电脑前,记录下了这段如雨般零乱的心情.
[ 本帖最后由 兰陵 于 2006-5-24 23:58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