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文已经重写很多很多遍了……
《春秋代序》 零
读书读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一句的时候,忽然想起了之前有一奇人如梦,给我讲了一个“任重而道远”的故事。 那个人说,在很久以前,有个叫大荒的地方,一场浩劫席卷了整个人间,然乱世必出英雄,一位英雄横空出世,率领自己的臣下拯救了大荒,并用自己的名字建立了一个新的王朝——轩辕王朝;用他妻子的氏族“西陵”命名了王朝的都城。后世子孙敬仰他,称他为“黄帝”。此后,轩辕王朝的君,必出于西陵氏女,从母姓“姬”,亦必娶西陵氏女,留“姬”姓后裔。 此制经四世,历三百余年,至帝挚。 挚九年,依然兵强马壮又颇得民心的唐侯放勋自唐地来到都城,未动一兵一卒便从他兄长挚的手中接过了皇权,终结了挚的时代,也终结了“姬”姓的时代。 放勋做了君主后,并未遵祖训娶西陵氏女子为妻,此事引起了西陵一族极大的不满。于是他们又谏言,请放勋立他的侄子,帝挚之子姬铎为储。但是放勋又一次拒绝了。 西陵氏族终于看清,放勋乃是顺民意而践帝位的君主,不再如历代一般,需要西陵氏的力量来维护皇权。西陵一族对于放勋,甚至是整个轩辕王朝来说,已无大用。接下来等待他们的,恐怕只有“过河拆桥”了。 但这一族毕竟是黄帝征战天下时的一股助力,为轩辕王朝立下过汗马功劳,此时又怎能心甘情愿受人宰割? 二年秋,族中密谋不臣之事,半月后事情败露,族中七十余人被杖杀与皇城殿外。 我问述事者:“如果当时没有人告密,西陵氏会有机会吗?” 他摇了摇头,说:“放勋乃是天选之君,代其兄为帝本是天道。即便西陵氏不愿承认,但大道已改,再做任何反抗也不过是垂死挣扎。但倒是泄密之举为族人留下一线生机。” 他说,正因有人泄密,才使放勋认为西陵族内心怀叛逆者仅为少数,才没有赶尽杀绝。但前前后后音此事而死的人亦近百数。此外,还有更多人被牵连发配,甚至夺名去姓,其中就包括了帝挚幼子,姬铎。 姬铎本是挚与西陵氏所生,乃挚之太子。两年前挚离开西陵城时,放勋便将姬铎留下,养在皇城之中,以备不测。经西陵之变,姬铎渐为放勋所惮,最终与许多人一样,被夺去皇姓,赐名尹商,除宗籍。 这件事也使以大国师章乐离为首的帝挚旧臣明白了一个道理,“一朝天子一朝臣”,西陵城中的这方天地,已经没有他们的容身之处了。不久之后,许多人纷纷辞别君主,告老还乡。 “那轩辕王朝岂不就没有人了?”我问。 述事者淡然一笑,道:“这个天下从不因有人退出而停滞不前,一个时代的结束恰恰是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应该是‘一个王朝的结束是另一个王朝的开始’吧?不过是制度不变的权利交接,谁做君主谁做臣,真的有区别吗?” “那是因为你置身事外。”他看了看窗外,目光有些迷离。 后来外面下起了小雪,他便煮了一壶热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