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829|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疑问] 天下贰天下3,编年背景历史。

[复制链接]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安徽

登录论坛,更多趣闻美图好福利!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孽龍 于 2016-11-16 01:10 编辑

这是何等大气的宣告,我们的天下,是可穷极一生来想象,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未来,皆可在天下中得以展现。
国韵,其为国之韵律,国风,则是国之气度。
我们的大荒历史取自上古三代中的夏代,神话则取自《山海经》,没有比这个更适合发挥想象的时代了
    这个时代,众神还未远去,而凡人却已觉醒,我们开始思考天地神明和人类的关系,平民开始传唱音律赞颂山川,百家思想在此刻萌芽
因为在这个时代,等级制度已经出现,贵族开始思考,王公侯伯子男制度萌芽,而未来在贵族底端的士族,成就了我们引以为傲的国之气度。
太古时代,天地混沌,没有天地,日月,山河,生灵。万物还未成形,整个虚无一片。
太古纪元:
  亿万年岁月,混沌间流动的天地元气互相汇聚融合,进化成有形的形态,产生不同的灵魂。这些灵魂再度进化,形成思想,自我,仙法,道行,最终进化成为神祗,他们有莫大法力,拥有开天辟地,倾覆乾坤之能,但神识还被混沌封印,依然处于沉睡之中。
    时光飞逝,神祗之中,名为盘古的神从沉睡中苏醒,运用法力,生出巨斧,劈开了茫茫黑暗。众神也随之醒来,分居大地四方。
  被劈开的混沌,阳清之物上升成为天,阴浊之物下沉成为地。盘古站在天与地中,以身为柱,撑起天地之间的空间。天每日增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 盘古也一日长一丈。撑起天地之时,盘古之泪成为江河,呼出气息成为风,发出声音成为迅雷,眼睛闭合成为闪电,盘古喜怒,世间出现晴阴之分。
如是者又一万八千年,天地定下形态。盘古耗尽法力,无法支撑,于是倒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化为天地万物。左眼变成太阳,右眼变成月亮,手足和身 躯变成大地四极五方名山,血液变成江河,筋脉变成道路,肌肉变成田土,头发和胡须变成天上星辰,皮肤和汗毛变成花草树木,牙齿、骨头、骨髓等,也都变成闪 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圆亮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是那最没用处的身上出的汗,也变成了雨露和甘霖。“大荒”自此而存在于天地之间。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0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本帖最后由 孽龍 于 2016-11-16 07:23 编辑

盘古之后,有蛇身人首,称为女娲的女神,因世间生灵太少,便以土,水混合,注入自身灵力和天地元气,以杨柳枝条为器,取众神形体为模,创造出 “人”。人形体虽小,但身怀天地元气,体态优美,富于智慧,集天地之精华,为万物之灵长,有管理天地之气概。且因天地元气之力,人可以和神一样应天地之 劫,过得三十六天劫者,可飞升天地,成为世间万物真正的统治者。
  在女娲恳请之下,居极北幽都之地的土神后土,将黄土神石赠予人类。黄土神石与息壤并称为幽都至宝,息壤代表“发生”之力量,可生永不停 止。黄土神石则代表“成长”之力,可吸取大地深处地脉所发的地气,影响砖石土木运作。人类利用这种仙石,在大地之上建起了数座宏伟的城市,并寄身其中, 抵御野兽和妖魔袭击,繁衍生长。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本帖最后由 孽龍 于 2016-11-16 20:53 编辑

盘古死后,《九天登神大典》一部,修此典籍者有缘皆可荣登神位。由于《九天登神大典》尚在人间,导致越来越多的生灵飞升成神,一来对界已有的众神造成了竞争和危机,二来数百年间曾产生数个妄图弑神灭仙、成为天下之主的生灵,众神皆感到如坐针毡,于是决定绝地天通
一、联手收回并封藏了《九天登神大典》的绝大部分书籍,封存于不周山顶,并派火神祝融看守,只留下一些残章剩页尚在人间。
二、确立神不能与凡间生灵有亲密往来的规则,违者除其神力,重投凡间。
    众神之中唯有一人不愿与众神同流合污。此人便是水神共工共工实力强横在众神之中也是顶尖,所以众神皆不愿与其对敌,在知晓共工决定前去不周山释放《九天登神大典》后,众神遂决定让与共工齐名的火神祝融除去共工,果然祝融在不周山下拦下共工。这二人乃是宿敌共工当然不会解释他来此所为何事,而祝融亦不会听其解释。二人瞬间展开大战,祝融性子暴躁,厌恶旷日持久的争斗令其烦躁不堪,于是舍去自身一万八千年修为,采五金之精,炼出可任意变幻,威力无边的离火神 兵。共工坎水神诀难以抵御祝融离火神兵,无计可施,败下阵来。几千年从没分过胜败的局面就此打破。眼看即将失败共工决定孤注一掷拼死释放《九天登神大典》竟然一头撞向不周山

头像被屏蔽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原来混沌之初,天地元气因两极之分,流动不均,不但孕育出有神识的神祗,同时还由浑浊之气造就出拥有“魔识”,法力通天的“妖魔”,浑浊之气化 成的妖魔乃是只懂杀戮,征服的个体存在,如它们随神祗一起苏醒,世间必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境。但冥冥之中,似有天意主宰,盘古分开天地之际,妖魔陷于阴浊之气,不能脱身,并随之下沉,流入与人间界平行的异世界中。妖魔世界与人间界唯一通路便是幽都山的太古铜门,然而太古铜门所处的幽都山正处于人间界地脉中心 所在,被天地元气和地气所形成之“天元地极锁”镇封的铜门,无论是人类还是妖魔,抑或神仙,哪怕法力再高,道行再深,也无法打开,妖魔界从此也就成为不为人知的所在。不周山带来的紊乱冲击撞开太古铜门,窥伺人间界已久的妖魔借机大举冲出。妖魔界的统治者——幽天魔帝,率领手下五方八部六天妖魔,利用“人”在 女娲制造时元气分配不均而在心中产生的劣根性,将他们引入魔道,成为自己的部属,迅速扩大势力,试图击败和自己同时出现的“神”,取代后者的地位。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这时,大荒之中,华胥氏之子伏羲应完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之劫数,飞升登天,成为天帝,四方诸神归于其统治之下。面对妖魔的咄咄进逼,天帝率诸天仙神,同幽天魔帝进行决定天地命运的一战。决战结果,仙神虽死伤无数,但仍大败幽天魔帝,五方八部六天妖魔损失殆尽,魔帝被迫率众退回妖魔界,第一次神魔之战以妖魔的失败宣告结束。

神魔之战后,天帝合众神之力,重新关闭太古铜门,并在其上加注十三道黄土封印,以增厚地气,加强“天元地极锁”功效。此外,天帝更派土神后土永世坐守太古铜门,防止妖魔的再度侵入。同时,天帝在九天之上用巨大法力建起天宫,为诸仙神居所,作为人间界大荒的庇护者和统治者,仙界正用巨大法力建起天宫,为诸仙神居所,作为人间界大荒的庇护者和统治者,仙式形成。

神魔之战也给大荒之地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人类了解到自己身体内原来蕴涵有惊人的潜力,于是一些人开始进行修行,试图象伏羲一样,飞升成仙。道术仙法的修行激发出他们体内的天地元气之力,让他们拥有如同仙神般飞天遁地,负海担山的能力。另一方面,妖魔也打开了人心中邪恶的匣子,种种以前不曾有过的劣根性都显露了出来。权谋,诡计,奸诈,自私,邪恶的心性让许多修行之人走火入魔,堕入魔道成了妖魔,也让大荒之上充满了争斗和杀戮,原来的乐土不复存在。妖魔退去之后不足百年,人间界立刻爆发大乱。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本帖最后由 孽龍 于 2016-11-17 12:41 编辑

神农部族炎帝姜榆罔,天生火灵之身,拥有随心所欲控制火焰和热量的能力;有熊部族黄帝姬轩辕,是剑仙广成子的门人,曾跟广成子一起畅游天下,学道练剑,实力非凡。两人皆具雄才大略,有一统大荒的雄心,在逐渐吞并周围的小部落,扩大势力之后,神农部族和有熊部族终于不可避免地开始正面冲突。两族实力相当,互相攻伐多次,都没有结果,于是两人不约而同向仙界众神求助。适逢天帝为了苦思对付妖魔之策,闭关未理政事,素来不服天帝的火神祝融竟然违犯天帝 不准参与凡间争斗的禁令,将自己的离火神兵借给了炎帝。而因共工之败,对祝融早有不满的雷神雨师也借此机会,采首山之铜,为黄帝铸就了天下第一神兵——轩辕剑,剑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剑柄一面书农耕畜养之术,一面书四海一统之策,乃是一统天下之用的王道之剑
得到神兵的两人率领军队,在阪泉展开决战。炎黄二帝在九天之上,以神兵进行惊天动地的对决,最终王道之剑胜过了五金之精,离火神兵断为两截,散于人间,消失无踪。而炎帝军则大败,被黄帝赶到南方偏远的九黎之地,苟延残喘,轩辕成为了人间界中原大荒的统治者。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6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心无所系 发表于 2016-11-16 21:44
这是天下2又不是3不能混为一谈

一个故事而已,何必认真
头像被屏蔽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头像被屏蔽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7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你见过天花板么 发表于 2016-11-17 18:09
盘古死后,留《九天登神大典》一部,修此典籍者有缘皆可荣登神位。由于《九天登神大典》尚在人间,导致越来 ...

?????????????????????

18

活跃

49

人气

0

军饷

庸庸碌碌

Rank: 2

积分
11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8 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安徽
天 机 营  篇
  起源:
上古时期,黄帝与炎帝的联军,由于蚩尤的魔化与北溟魔界妖魔的参战。导致炎黄军队的惨败,在第二次失败后人间的大战惊动了仙界,天帝察觉到魔帝阴谋,但因妖魔界并未大举进入人间,仙界也无法公然派遣仙神帮助黄帝作战。于是天帝传仙箓予黄帝,指示黄帝寻找人间奇人异士。
黄帝依仙箓指引,在大荒西方的流沙国中寻到智者风后,又在凶犁之丘以三拜之礼请到将才应龙。得风后与应龙之助,黄帝重整军势,再和蚩尤作战风后采大荒极北出产黑色磁石,以之制成名为“指南车”的器具,指南车无论在任何地点,车头玄旗小人始终指向北方,黄帝军队使用指南车,在大雾中也能辨别方向,破去了八部妖魔众的邪术。风后又以牛羊之角为号进行吹奏,其声如同龙吟一般,送入众人耳中,令人精神振奋,魑魅魍魉邪音再无法奏效,五方妖魔众也被击退。同时,应龙也指挥军队,成功击退荒火教部众,蚩尤军节节败退。
不利军势令蚩尤大怒,心中魔性再度加强,而他的“魔识”也因此苏醒,原来蚩尤本身便是随混沌一起成形的上古妖魔,只不知什么原因流落到人间,转世为人。魔帝不知何故洞悉了这个秘密,于是利用自己的全部力量与生命进行献祭,以此诱使蚩尤堕入魔道,重新成为妖魔之身,在人间掀起大乱。魔识苏醒的蚩尤现出自己妖魔真身——巨大化的牛首人身怪,吞云吐雾,飞沙走石,并将跟随自己的荒火教部众全数妖魔化,大举屠戮黄帝军队,黄帝再次惨败。
    上古妖魔出现在人间界令仙界无比震惊,天帝派遣九天玄女下凡,赠予神兵昆吾剑,并传授黄帝克制蚩尤之术。黄帝手下大将应龙学得无名战神梦中传授之刀盾之术,挑选精锐黄帝军士,修习刀盾之术,以克制妖魔化的荒火教教众。同时应龙祖师又在风后所授予的《握奇经》中,参悟了八阵图的奥妙,并以此训练兵士,建立起了一支强大的军队。这支队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为辅佐黄帝一统大荒立下了汗马功劳。这,就是天机营的前身。而黄帝则依九天玄女之言,斩杀东海流波山的夔牛和南方雷泽中的雷兽,以夔牛皮革制成八十一面大鼓,雷兽巨骨制成鼓槌,再度挑战蚩尤,双方在涿鹿展开决战。
黄帝一统大荒的最终之战终于到来,在涿鹿,天机营的战士们将面对他们的终极对手。蚩尤、刑天、雨师和风伯组织的妖魔军队来势汹汹,它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对手撕成碎片的嗜血快感,它们甚至已经想到了当黄帝、应龙和他们的天机营被击败后,大荒会是一副怎样的狂热景象。然而,这一次他们未能得逞,因为他们面对的是——天机营。
黄帝军队敲起夔鼓,荒火教妖魔听到如同雷鸣一般的声音,骨酥筋软,无法发挥全力战斗,而天机营军士使用的刀盾之术合八阵阵法,在互相配合支援下能成倍增加 战力,此消彼长,蚩尤手下的妖魔部众无法抵挡,四散溃逃。蚩尤的军队惊讶了,在它们眼里,大荒的军队应当不堪一击,这群凡人们无论是体质还是装备都远远不足以和自己相提并论。但出现在它们面前的这支军队却让它们生平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恐惧。这支铁血的军队没有一个人活着退出了战斗,在他们的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坚定。而这坚定背后的原因,它们永远都无法理解,因为它们不知道保护也是力量的来源。
同时在九天之上,应龙和蚩尤都现出自己真身,本为天界神龙转世的应龙化身为九翼神龙,双手同持轩辕剑和昆吾剑,和牛首人身的上古妖魔苦战三日三夜,终于借助两大神兵之威,斩杀蚩尤。黄帝与蚩尤之战,本是人间界的争斗,但因蚩尤妖魔之身,实则是仙界与妖魔界借人间势力之战,因此又被称为第二次神魔之战。
涿鹿之战,蚩尤,败了;黄帝,胜了;天下得以统一,大荒得以保住太平,天机营的功绩光炳千秋。
正是此战奠定的日后天机营“王朝守护神”的荣耀!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天机营传承致今,始终坚持天机营存在的意义,便是保卫大荒!
黄帝一统天下后,应龙祖师功成身退,从此不知下落,有人说他早已仙逝;有人说他隐居于东海;有人说他私自帮助黄帝,惹怒了东海之主帝俊,被囚禁在无尽的深渊。但无论如何,应龙所留下的天机营的火种就此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天机营弟子职能分类越来越细。龙骧卫和虎贲营应运而出,他们一攻一守,在历代战斗中逐渐演变成为天机营最重要的两大主力,历代营主也均出自此二营。
    王朝可以没有君王,却不能没有天机营;王朝的君王可以更换,天机营的地位却不能改变;王朝一代一代延续,天机营也是如此……在百姓的心目中,天机营是正义的化身,是大荒的保卫者,没有他们,就没有大荒的和平。这对历代的天机营弟子来说,既是荣誉,更是压力。
  第二代营主少熹,本是黄帝众儿子之一,年幼之时便投入天机营中,从此历代君王之子多有投身天机营的,这正是王朝表达对天机营敬意的方式之一;第九代营主古铮,率天机营弟子协助大禹治水,一举平定水患,但在功成之时悄然身退;第十二代营主定勇更是将天机营精神发挥到极致的代表,他身兼王朝大将军、三公之一以及天机营掌门之职,当幽都妖魔发动了突然袭击时,正是他的领导让王朝得以保存,阻挡住了妖魔侵袭的近一步蔓延。如今更是在大荒军民的支持下逐步收复了大荒的大部分失地。新任掌门断不悔,本是定勇师弟,名将世家,曾是天机营史上最年幼入营的弟子,天资绝佳,但少时不免眼高于顶,但天机营沦陷一役让断不悔深受打击,愤怒的他敲响了自应龙祖师归隐以来再无人能敲响的应龙战鼓,应龙附体的他以血肉之躯为同门杀开了一条血路,但也因此身负重伤。如今破茧重生的断不悔担负起了天机营营主的重责,振兴门派和守卫大荒将是他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
  天机战士是奋战在最前线的中坚力量,他们仍将战斗在最前线,直到彻底的消灭妖魔,或者,战死沙场……
  天机营,仿佛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就肩负起了保卫大荒的责任。他们忠诚的效忠于每一代圣明之主,在他们的心里似乎只有大荒的安危。
  他们团结,因此强大,他们往往成为队伍中的领袖,成为冲在最前面的战士,却甚少孤独一人的单打独斗,因为,在他们的骨子里,集体和个体的分界线早已不再那么分明,团队的一切便是我的一切。
这样一支铁血之师,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和平年代,都受到众人的尊敬和爱戴,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已奉献了一切。
  黎明终将到来。
  天机营的沦陷是整个门派最大的耻辱,幽都妖魔出其不意的发动袭击,数月之内攻陷了幽州、燕丘、中原等地,在这个时候,即使是天机营最坚定的支持者也不禁要问,大荒就这样完了么?
  当然没有!因为反抗的火种还没有熄灭,当日中原守军担心居于西陵城的王族受伤,不敢放手反击。中原只留下了定勇和断不悔等人率领部分残部防守。如今王族在九黎已然安定,在前营主定勇老将军带领下,天机营弟子们开始了复仇。天机营是天生的领袖,当他们终于露出獠牙的时候,大荒各地反抗的火种开始燃烧成熊熊烈火。
  对付敌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以牙还牙,新任掌门断不悔决意将门派新址选在太古铜门对面,毕竟在战争时期,没有什么是比实战更好的训练手段,尽管,这有些残酷。
  担任着战术制定和武学研究的龙骧卫,担任着作战冲锋和装备锻造的虎贲营再度组建,王朝设立的辨知堂成为天机营和王朝链接的纽带,后勤司,军法司保障着全营的后勤和执法。天机营以更加强大的形象再度回到众人视线中。
  如今,攻打幽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