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冰翊 于 2014-11-20 14:56 编辑
回复 2# 路遥
个人非常喜欢这词
加入柕默的队伍后,玉玑子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了什么是权力。柕默的身份,是夏王朝的丞相,丞相其实是统领六典的百官之首,掌握着国政的方方面面,但却受着卫国公盲夏、云麓太虚两位国师的掣肘。 卫国公盲夏,少年时救过夏启的性命,后来追随夏启建立家天下,一直不弃不离,是赫赫战功的旧臣。在朝中一直对启王忠言规劝,复制太子武观,算是相当耿直也相当有分量的一位重臣。 云麓太虚二位国师,专心术法,对朝政干预不多,但为人也清明耿直,在朝堂上,往往也向着盲夏说话的。 平心而论,玉玑子欣赏盲夏的耿直与清明的,他身居高位却两袖清风,并且对平民亲和而没有架子,甚至乐于倾听农妇的怨愤征夫的悲泣,是个绝对的好人。 然而,玉玑子并不觉得盲夏是个好官。过分的清明和耿直,往往让他游离于其他官吏之外,所有的下层官吏对这个卫国公,都是敬畏、避讳、却敷衍了事。 在这些官场的沉浮中,玉玑子自认不是清明的。他对金银财宝都没有什么嗜好,但逢迎往来间,对下级官吏的大小供奉也都来者不拒,亦会昧着良心为事主办事,欺压平民,看惯了许多眼泪。而这样做来,他倒是很办成了几件事,防涝治旱都有功绩,镇压周边诸侯也是立竿见影。 因为玉玑子明白,如果不让下级官员认为你与他们是一条道路上的,便无法同心,他们也不可能全心全意执行你的方案和措施。 “没想到你年纪轻轻,倒是深谙为官之道。”当玉玑子带领军队成功平定燕丘之乱后,柕默拍着他的肩膀道,“为官者,注定不能是寂寞的人。” 这个时候玉玑子只是默默望着自己的脚。经历了这多事,他确实明白的,明白怎么与人相处,明白怎样去当官,明白如何才能爬到权力的最高处,可是,越是走得高,越是受到更多的欢呼和羡慕,他反倒比以前更加孤独寂寞。 仿佛天地之间,就只剩下他和他的邪影,孤独地站立在茫茫天地间,站立在众神创立的规则间,看尘世众生沉沉浮浮,无端地慨然而叹。 玉玑子也不得不承认,柕默是个玩弄权力的高手。没有旧功勋的丞相,上要赢得启王首肯,下要获得百官认同,无论为官或行事,都必须小心谨慎。 而且,在江湖之中,柕默也有自己的势力网。他在每个门派都安插了自己的眼线,比如当年残害莫非云、冷喻的卓成文、李丰武等,都是柕默的手下。
摘自【玉玑子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