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6-5-6 14: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
zi niao和chan niao:找不到这两个字,分别是上面图中的C3和D1。古人认为这两种怪鸟极端不祥,是亡国之兆。传说前者长有蓝色的羽毛、后者长有黄色的羽毛,因此也称为“青鴍”和“黄鷔”,两只怪鸟都是人面鸟身。它们也被称为“应祸”,据说常常二只一起飞翔,凡是飞越的国家或者停留的国家都会灭亡。
鴸(zhu):也称为“?#124;鴸”(zhi/chi zhu),人面鸟身,有的传说中称这种鸟的脚就是人的手。据说鴸会危害士人和君子,它出现的地方,必定会有很多士人被流放。据称,这种鸟的原名是“丹鳥 鴸”,来自尧帝的儿子“丹朱”之名,丹朱为人恶劣,加上当时并没有父权子继的习惯,所以没有得到继承权,丹朱的怨恨化为这种怪鸟、希望通过迫害士人打倒扰乱政纲的目的。
脩 蛇:古代中国的巨蛇,也叫做巴蛇,据说体长达到180米、头部蓝色、身体黑色。脩蛇居住在洞庭湖一带,吞吃过往的动物,据说它曾经生吞了一头大象,过了3年才把骨架吐出来(一听就是胡说八道,洞庭湖附近产大象吗?)。由于脩蛇也袭击人类,所以黄帝派遣后羿前往斩杀,后羿首先用箭射中了脩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将其斩为两段。脩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现在称为巴陵。
有关后羿杀脩蛇的传说,和上帖中提到的凿齿类似,可能脩蛇是指被华夏族击败的少数民族,只是在传说中被妖魔化而已。
烛 阴:又称为烛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人面龙身的神,据说其身体通红、长达千里。烛阴居住在中原北部的钟山,在山上俯瞰世间。它的两只眼睛是上下排列的,一只代表太阳、一只代表月亮,烛阴放出的神光照耀整个大地,但是如果它同时睁开两只眼睛,那么大地就会被酷热烤焦。烛阴不用饮食,很少呼吸,古人认为烛阴的吹气会导致大风,因此认为冬天就是它在用力吹气、而夏天则是它轻微的吐气。
这个神明显来自古代对气象的自然崇拜。
鵕(jun):原名“鼓”,是烛阴之子,和父亲一样是人面龙身之神(也有说法称其人面马身、长有蓝色羽毛)。传说鼓生性阴险,和另一名叫做“钦 丕鳥”的神一起谋杀了名叫“葆江”的神。由于犯了天条,两个都被处死。鼓的怨恨转世成为叫做“鵕”的怪鸟,外形象枭、脚为红色、身体黄色、头部白色,鸣叫的声音象天鹅。鵕的出现预示着*的发生。
传说“钦 丕鳥”的怨恨变成了怪鸟“大鶚”,详见后述。
相 柳:也作“相繇”,是共工的手下。传说相柳是长有九个人头的巨蛇,所到之处皆被他吃的一干二净,并且将土地化为沼泽,这种沼泽的水有毒、无法饮用,因此相柳所到之地都变为无人区,连动物也不能生存。在共工被禹消灭之后,相柳继续危害人间,禹数次将它击败,但是相柳的血却污染了土地,使庄稼不能生长。
相柳的传说象征着大禹治水工作的反复性和水灾给古代人带来的危害,以及这种危害给古人带来的种种幻觉。
大 鶚:传说由于和“鼓”合作谋杀“葆江”,恶神“钦 丕鳥”被处死,他的怨恨转生成为怪鸟“大鶚”,它的外形象鹫,身体上有黑色斑点、额头白色、喙为红色、爪子象虎爪、叫声象鸭子。大鶚是战乱之兆。
太 岁:中国古代星相学中一颗星的名字,实际上是指木星。古人迷信太岁是代表地上人君(皇帝)的星,在天上则代表天帝,中国古代的天文官员时刻注意太岁在天空中的方位,因为据说如果作出不利于太岁的行为将引来大祸,比如在太岁的方位兴建土木。
大 风:传说中协助蚩尤的“风伯”也就是风神,利用云和黑气掩护蚩尤的魑魅魍魉军团。也有传说称大风是名为“大凤”的怪鸟,它的羽毛扇动引起暴风。黄帝遂命令后羿讨伐大风,后羿用箭射中了大风并且将其俘获。
大风也是被华夏族征服的南方民族被妖魔化后的形象。
担 生:传说中引起水害的巨蛇。据说有一位书生小时候捉到一条小蛇,将它养大,蛇长大了之后书生就背着它走,因此得名“担生”。但是由于蛇越来越大,书生也背不动它了,因此就将它放生到河南的沼泽地中。过了40多年,大蛇变成了巨蛇,在沼泽附近吞食行人。这时候书生已经老了,听说这件事之后就来到沼泽探访。巨蛇果然出来袭击,于是书生就叫:“担生!”,巨蛇听见之后就垂下头离开了。
县城里的人听说之后,就把书生逮捕,要将他处死。担生听见书生在牢房中叹气,于是当晚,整个县城都陷入湖底,只有关押书生的牢房留在地面上。
在这个故事里,蛇吃人是为了维生,人却要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人;蛇尚且重情义,人却自私无能,究竟谁是恶魔呢?
犭多 即(yi ji):字为上帖中的A4。传说中招来火灾的怪鸟。
九 婴:传说中一条名为“凶水”的河川之神,长有九个头,被后羿杀死。
犭几 狳:蝗灾之兆。据说这种幻兽外形象兔子,但是长有鸟喙和蛇尾,它的出现预示着大蝗灾。
人面鴞:旱魃之兆。据说人面鴞外形象枭,但长有人脸、狗尾和象猿猴的身体。
封 豨:传说中在南方楚地作乱的大猪,武器无法穿透它坚硬的外皮,最后被后羿捕获。
孟 婆:传说中的风神。据说天帝的女儿谕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