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peng_zhenli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展示] 大荒简史(资料库)

[复制链接]

829

活跃

655

人气

0

军饷

横空出世

Rank: 10Rank: 10Rank: 10

积分
986
301#
发表于 2014-6-13 22: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
至于帝俊就是个大巫师!!三皇五帝都找过他问事!他为首的神族到少康时就被抹去了!!

54

活跃

41

人气

0

军饷

以武入道

Rank: 4

积分
117

神仙眷侣·比翼双飞(祝天下3的小伙伴们幸福美满【赏金猎人】奖励)

302#
发表于 2014-6-13 22: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福建
打卡,留着慢慢看。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0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4 17: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回复 298# gu111235


    大禹是颛顼的后代
七夜也是颛顼的后代啊!
七夜比较听话,又是鬼帝颛顼的女婿,所以妖魔入侵大荒,就是想让七夜统治大荒,和幽都合作,一起推翻帝俊等神族。

这些都只是推测
文案想怎么改怎么改

12

活跃

12

人气

0

军饷

藉藉无名

Rank: 1

积分
9
304#
发表于 2014-6-15 17: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西
太棒了。。。。。
头像被屏蔽

-10

活跃

494

人气

0

军饷

封喉

积分
315
305#
发表于 2014-6-16 01:3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天津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552

活跃

1438

人气

0

军饷

逐出大荒

积分
1003
306#
发表于 2014-6-16 16: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湖北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0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2:1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本帖最后由 peng_zhenlin 于 2014-6-26 20:32 编辑

下面贴一下论坛才子 xionghuatianxia 君的精华帖。原帖地址:http://tx3.netease.com/viewthread.php?tid=1806066&extra=&authorid=715211&page=1


(认真的拜读了,稍有讹误,但是瑕不掩瑜;由于工作量太大,我也懒得去改那些小错误了。相信大家都有一双慧眼




小子一直有这样一个想法,将我们的游戏,自己感触的地方,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来;不要多华美的辞藻,不要多宏大的篇幅,无需野史轶闻佐证,无需照顾他人所想。把自己眼中的大荒,自己眼中大荒的各种人、事,各个门派、NPC用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不需要其他什么来说明,不需要其他什么来推理,这不是侦探小说,也不是现实世界,这里,仅仅是一个人眼中的大荒。该收手的时候了。                
                           荒火教
相传尧帝时,祝融共工相争,水神力不敌,遂怒触不周山。不周山脉连昆仑,为擎天之柱;天柱折,地维缺,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则整个大荒之势变化万千,太古铜门受此震荡,产生裂隙,幽都妖魔趁此潜入大荒,为非作乱。而不周山的碎片落在大地上,燃起了无法熄灭的三昧真火,并且唤醒了沉睡与九黎的可怖火兽——祸斗。祸斗生性残暴,嗜火如命,在九黎不断作恶,几乎令整个西南大地化为焦土。
祝融不忍西南子民受此大劫,之身下界,用残余神力,收集三昧神火,吸引祸斗,然后持大神通,用熔岩三殿将此獠镇压于荒火山下。并又断吼唤醒山神,赐火德箴言,令其看守祸斗。
此即故老传说,事实与否,终不可考。但是自此数百年间,火神传说一直在九黎苗民之间流传着。因感火神恩德,九黎民众前往荒火火山前,修起宏大的圣庙,供奉圣火,以为纪念,荒火教由此而生。(荒火教得名于荒火山?)
荒火第一任教主为升腾,升腾始创荒火大神魔斩之刀法,又于三殿之焚天殿,引天火而锻神甲,此为荒火锻冶术之发端也。第二代教主为燎原,创灭世绝震之锤法。第三代教主苍雷,创火云心法。至此,荒火武学大体完善。
然祝融收天下3昧神火,虽为困住凶兽,却也令西南之地大旱不已,禾黍欠丰。故而又有苗民祭拜水神,望得甘露,滋养九黎——是为玄溟之始也。初,荒火与玄溟本为同根,相安无事。然自三代教主苍雷起,两教之间冲突日起,乃至到了水火不容之境地。最终结果是玄溟一支被迫迁往雷泽,故土难返。从此两教水火相立、相与仇雠,同室操戈,实为可叹。
太虚观掌门宋御风,受邪影侵神,为大奸所控,打开太古铜门。幽都妖魔大军兵锋直指西陵,燕丘、江南、雷泽、中原先后沦陷,大荒各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值此危难之际,第四任教主祝焱力排众议,抛弃以往苗人对华夏王朝之仇视,大开门户,接纳王朝庙堂于九黎,并安置其余七大门派,同舟共济、对抗妖魔,并且教中之智甲明王冷山、骁健明王狂屈先后殁于战事。诚为八大门派中流之砥柱、抗争之领袖也。
幽都军攻克雷泽后,寻得当年苗后裔玄溟一族,并承诺若其能盗得荒火教熔岩圣火,则便助其回归九黎。玄溟长老于是趁荒火教忙于幽都之乱、教中空虚之际,成功盗取圣火。
圣火被窃,荒火危急,四代教主祝焱无奈之下,欲打开火山封印,取三昧神火火心。正值此时,拔曜明王邪靡反叛,祝焱制服不了邪靡,最终只能用生命打开封印的同时,借火神之威将邪靡困住。后封印解开,祸斗出,山神怒而扼其首,此乃后话。
祝焱死后,教中实力大减,而王朝于九黎扎根益深。受奸人挑唆,罗织罪名加于沧淮之身,将其投入大牢,现今仍囚于其中。至此荒火教日益没落。后难离自雷泽归,借冷山之威望,立前四明王之师妹为新教主,自己则继承智甲明王之位;又重开焚天殿,锻冶兵甲,整治教令。荒火神山,重又现中兴之象也。(祝焱、沧淮、邪靡同辈,邪靡以苍雷为父;冷山、狂屈低一辈;彤 应该与冷山 同辈)
小子有言:祝融共工,相与纷争;不周山折,天火焚城。上神慈悲,携天之威;祸斗伏法,功绩永垂。此皆古老相传,年代久远,诚不可考其是非;且天神相争,黎民遭难,慈悲恩德,孰是孰非。然幽都妖魔入侵,祝焱开西南门户,迎朝堂于九黎,助同道以地方。后守天合,战巴蜀,冷山殁于雷泽,狂屈葬于谷底,虽若此,犹恨不能多杀贼也。实有古之侠士慷慨悲歌之气节,救万民于水火、扶大厦于将倾,古仁人志士,是谓此尔。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0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2: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本帖最后由 peng_zhenlin 于 2014-8-19 13:20 编辑

                      五代教主事纪

(参考《庚寅仙选实录》,有增补)
第一任教主——升腾   
升腾本为苗人,初建荒火圣殿的时候,被推举为教主。升腾搜集以往各种刀法,整理编辑,即后来的《大神魔斩注疏》,此即荒火武学是发端。升腾亦通锻冶,利用焚天殿天火冶炼锻造,至此,荒火教锻冶技术开始发扬光大。死后于荼毘园焚化(突然觉得荒火教和《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好像),传说第五日其魄升腾涅槃重生。

第二任教主——燎原     
燎原为升腾之弟,升腾死后继位。升腾燎原兄弟二人皆为武学奇才,升腾注刀疏,燎原作锤法,《灭世绝震集解》。其亦通学锻冶之术。兄弟二人皆留下战甲一套,后人以其名命之,以为尊敬。


第三任教主——苍雷
苍雷师从升腾、燎原二兄弟,继燎原后,为第三代教主。为人铁血强硬,在其任上,荒火、玄冥正式决裂,荒火在王朝支持下将玄冥赶至雷泽。他毕生想实现荒火走出西南、王霸天下的大业,苦心学习中原的技术和文化。荒火终于由九黎的一个小门派跻身天下八大门派之列。
世传其阅读火德箴言时,感悟天道,创火云心法。(荒火教绝技“雷天大壮”亦为苍雷所创。)虽不知此事与荒火玄溟两教决裂有何联系,两教以往武学互通有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自此后,则势成水火,互相攻讦。乃至后来爆发大战,玄溟一众被迫远走他乡,迁往雷泽。或传水神共工被困于雷泽,祝融趁机传下神术,令拜火教众驱逐水民;又有言苍雷假借神谕,其意欲一统西南,进而有所作为。时至今日,已无人得知当年情形;然玄溟背井离乡数百载,得幽都之助,盗荒火圣火,使教中大乱,四代教主死于兹事,邪靡、沧淮也由此而被囚。可谓一啄一饮,一因一果,冥冥中自有天意。


第四任教主——祝焱
祝焱与沧淮、邪靡同是苍雷 之弟子。祝焱任教主,已然近代之事了。时值妖魔入侵,荼毒肆虐,大荒由燕丘至巴蜀,皆已沦陷。祝焱不以西南中原之宿怨为意,开九黎门户,与王朝和七大门派一道,抗击妖魔。后玄溟盗圣火,圣殿震动,邪靡趁机作乱,祝焱舍身封住邪靡,开启熔岩三殿,作为门下弟子试炼之所,为荒火弟子的光明前景埋下火种。任上栽培出智甲明王冷山 和 骁健明王狂屈。



第五任教主——      
现任教主。原四明王之小师妹,祝焱教主离世后,教中群龙无首,变乱纷呈。光明法王难离南归,因与其为密友,故立之上位。承先辈遗风,励精图治,欲广大教门,令圣火之精神贯彻南天。

小子有言南蛮荒火,性格刚烈,崇拜力量,不屑权谋。此时人论语,是耶非耶?升腾燎原二教主,俱以往事,姑且不知;然苍雷任内,两教冲突生起,犹能战而胜之,逐玄溟于雷泽,不能复归故里,岂其力所胜乎?玄溟亦为苗众,悍勇无双,固非力所能折尔,虽能力败之,然不能折之。玄溟北向,岂不怪哉?!又邪靡勇武,天下皆知,祝焱诚不能与其争锋,然终亦将其封住,虽借上神之威,却非匹夫所能料也。开西南,让九黎,与昔日仇雠并肩,更能舍生命,开三殿,福泽后世,此诚为大智者,怪力莽夫之徒,不能料也。
头像被屏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0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2: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签名被屏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2: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四明王


骁健明王——狂屈



狂屈
者,荒火四明王之骁健明王也。其父冽恨,为玄溟教徒,母淼炽,乃荒火四祭司之一。初,玄溟与幽都未通,尝遣教中人归西南祭祖。时淼炽多摩天习圣火祭祀之法于荒火主教,多摩天潜心禁欲苦修,然终不及淼炽,遂心嫉之;冽恨至西南,淼炽多摩天皆暗慕之。后淼炽冽恨结连理,生一子,是为狂屈多摩天大恨,却不假于色,而暗中通报主教。主教大怒,逐冽恨而困淼炽,更欲弃屈于山野,幸得教主祝焱护之,方始得活。淼炽被囚,心力憔悴,郁郁而终。临终将狂屈托付于多摩天,望其念同门之情,加以照顾,并且留有书信一封,记录狂屈身世。


狂屈年少时即桀骜不驯,门中同岁罕逢敌手,独身挑战魔焰天尊,毫无惧色,凭一柄长刀,更令其俯首称臣。教中长老得知此事,无不骇然,皆道,此人若加劝导,必定功盖天下;若走上邪路,必为乱世妖星。祝焱遂收为弟子,授以武艺。狂屈本就天份过人,又勤苦不休,寒暑不易,终武功大成,受封骁健明王。

狂屈性豪迈,好游侠,且天生海量。尝与海碗空对酒,千杯而不倒,海以为奇人,遂为莫逆。二人云游四方,遍尝天下美酒,乃至潜入酒坊村,盗猴头酒,甚为快哉。

原本多摩天因嫉生恨,欲报复淼炽之子狂屈,故待其功名大成时,将其身世公布天下。向以教主及主教二人皆知此事,本不以为意;然当时玄溟投幽都,复侵九黎,为八大门派所恨。故当江湖传闻,其乃玄溟暴徒与荒火祭司私通之子、必将为荒火灭门之患时,八大门派于安国寺布下石人阵,欲擒狂屈。狂屈大怒,赶往安国寺塔林,誓要击破此阵验明正身。

多摩天藏淼炽遗书于石人中,狂屈一一击破石人,见母亲遗信,不由仰天长啸,狂性大发,八大门派本欲围攻将其拿下,然见其挥舞长刀,放声厉吼,悍勇如斯,群豪莫敢上前。数魍魉弟子欲以暗器伤之,幸得狂屈红颜知己阿久舍身挡住。狂屈复为清醒,携阿久翻身上马,趁众人目瞪口呆之际,绝尘而去。

时冰心堂掌针紫荆因救卓君武而中毒,昏迷不醒。其门下弟子胡清明则被称为第一神医。狂屈欲救阿久姑娘,纵马直入紫荆谷,寻得胡清明。胡言,阿久所中镖毒,甚为霸道,须燕丘东河口最北端之燕南先参及雷泽南海滨之万年珍珠为药引,方能根治。然此二物天高地远,艰险重重,非大毅力者不能得。狂屈听言,二话不说,翻身上马,星夜离去。一月之后,狂屈归,竟带此二物,胡惊为天人。

待阿久伤愈,二人至孔雀坪,欲回荒火教查明真相。多摩天担忧行迹暴露,于是诱使回春圣手萧玉珩酒醉后写下书信,信中云其因暗恋淼炽而未果,欲陷害此母子,盗走书信布置陷阱,要置狂屈天下之不容之境地。将此书信暗中寄往狂屈。狂屈读此信,怒不可遏,誓将萧玉珩碎尸万段,阿久见此信署名,与身上纹身相同,方知萧乃其未所谋面之父亲。为代父赎罪,乃假书一封,邀狂屈至刑天谷一见。而后错误丛生,狂屈失手打死阿久,悔恨万分,且答应阿久之遗愿,不再追究此事。自而多摩天之密亦未从泄。

后太古铜门大开,妖魔横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狂屈身为荒火四明王,奉命前往巴蜀抗击妖魔。时幽都军勾结蜀中巨寇张宪中,并纠集刑天族和玄溟教,妄图夺取蜀川。其中玄溟带头之人正为冽恨。然此时冽恨被妖魔控制心智,成为魔化暴徒,且本身巨力无匹,无人能挡其锋。狂屈挺身而上,抱住其父,纵身跃下绝壁,双双毙命。地为蜀州城前山崖下。

小子有言:古之所言大勇武者,皆曰气势冲天,万夫莫敌,尝以为不过 柳琴大鼓说书笑谈,人力有时穷,虽武艺出众,岂能敌万人乎?且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虽大勇者,不外乎是。然狂屈独对八大门派群豪而面不改色,长啸连连,飞扬睥睨,视众豪杰于无物,诸人犹不敢向前。后阿久中镖,携至马上而离去,亦未尝有一人敢阻截。岂一人之气势盛乎如此耶?后战巴蜀,见亲生父亲而能与之俱陨,盖以天下为先念,虽为至亲,不敢有所徇私。而至亲手杀父,天理难容,故一死以报,意欲赎罪也。时明王慷慨赴死,然心中纠葛,何其多哉?杀父、救民、自戕,无一不至,非大勇者,何以担此重担?!愚以为,骁健明王,四明王中当居勇武第一。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2: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四明王


常胜明王--沧淮



沧淮
者,荒火四明王之常胜明王,王朝护国大将军也。与冷山狂屈不同,沧淮、邪靡二人与祝焱本为同门,故虽皆为明王,冷、狂二人犹须执弟子礼相向。沧淮性格敦厚,沉着稳健,祝焱为天目信时,与之交好,以为祝气概非凡,定非池中之物。后祝焱果被苍雷相中,定为四代教主。

                                                                     
祝焱执教时,教中明王尚只沧淮、邪靡二位,邪靡向来不论世事,耽于武学而不倦;故祝焱多以沧淮为肱骨,凡事必予以咨询,查缺补漏。祝焱气魄非常,行事果敢而不拘小节;沧淮沉稳谨慎,思维缜密而进退有方,故时人皆以为善,曰天将兴南荒一教也。
                        
后铜门开启,幽都入侵,大荒生灵涂炭,满目疮痍。祝焱当即令弟子开九黎门户,迎七大门派及华夏王朝。时教中人皆不解,曰,苗人华夏,向以仇雠,往日皆兵戈相向,积怨已深。今夏民遭难,无所遁处,何不连九幽而逐夏氏,后进夺巴蜀,以图大事?沧淮答曰,妖魔势大,携犹胜之威,王朝断难抵抗;且幽都之志在天下而非中原。苗族华夏者,唇齿也;唇亡而齿寒。今若连幽都,不异与虎谋皮;若扶夏氏,则为雪中送炭。且幽都来势汹汹,直至天合关下;势成骑虎,断无所幸也。故连华夏而据幽都,一来可借其力,二来亦为自保,三来若事可成,则幽都、华夏皆式微,亦有所图也。两虎相争,其一势弱,当扶弱而敌强,切不可恃强而凌弱也。众以为然。
                                                                
后玄溟盗圣火,沧淮有所觉,遂追之。贼不敢回雷泽,绕而北向。明王知兹事体大,不敢松懈,穷追不舍。后贼入铜门中,适逢大军开拔,铜门外妖魔军寨林立,走兽奔腾,烟起处遮天蔽日,声响若九天雷鸣。明王立桥头,横刀相向,怒喝曰,汝等妖魔,荒火在此,还有谁?!诸妖魔莫敢动。后人闻之此事,乃叹曰,明王一怒,千军辟易。冲天一吼,大道不出。盖以赞其气壮如斯。
                                                                    
明王归后,王朝命为护国大将军,以表其功。且太康王上数召见之,私下语左右,此寡人擎天一柱也。明王由是感激,尝信通祝焱,言,苗人华夏,未尝不可一体,百载争执,终得能够消泯。祝焱意亦如此。后军中结识老将军定勇,相见恨晚,遂为莫逆。
                                       
后邪靡反叛,祝焱死于兹事。待明王知晓,已然晚矣。告之君上,欲归山门整顿教务。时幽都攻天合关甚急,上不允,言天下系汝身,安能妄动?谗臣见此,奏言沧淮与邪靡师出同门,今其急于归去,实为解救邪靡、掌控荒火教而已。上以为然,乃令逮其入狱。明王知为佞臣诬奏,然一来为维护苗人华夏之和平,二来得知光明法王归来、教中情势转安,三来好友定勇托付。故而自愿入狱,守卫王城。而太康惧于兵士及天机营定勇、定勇二位将军之势,未敢妄动明王。

明王善锻冶,不同他人,乃专治锻刀之术。于军中时,尝铸长刀、单刀及双刀各一,以为校武奖励。诸军士知为明王铸,皆争相踊跃,盖因明王锻术,实为世人所推崇也。
小子有言:“明王一怒,千军辟易;冲天一吼,大道不出。”时人皆以此赞其勇,余独以此赞其智。想来纵然勇武盖世者,亦不能独抗百万大军;明王生性谨慎稳重,至于险境,盖为圣火被盗,兹事体大,无可奈何之举。百万军前,怒喝斥骂,看似挑衅,实为谋后路尔。故妖魔莫敢轻动,以为有诈,而明王得全身而返也。明王初即料定天下走势,连华夏而抗幽都,后受佞臣诬告,犹忍而不发,盖所想甚多也,世人皆言,明王何为愚忠至此,身陷囹圄而无作为,实迥异于苗人心性尔。此中玄妙,故非常人所知,误会之事,亦不足为说矣。愚以为,常胜明王,四明王中当智慧第一
头像被屏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1 22: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签名被屏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8: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天机营

天机营祖师名曰应龙,原居东海,为千年龙神,受辖于帝俊。后黄帝逐鹿中原,天神为抗魔君蚩尤,奉命相助黄帝,为其手下第一大将。于风后所授之《握奇经》中,应龙参悟八阵图之奥妙,并助黄帝训练兵士,是为天机营之始也。
                                                   
后黄帝与蚩尤战于逐鹿,蚩尤众多为苗人,性彪悍尚武,怪力无匹,平常兵卒不敢与其相争,然天机营将士却无所畏惧,奋勇向前。是役也,此铁血之军无一人生还,而蚩尤众亦被击溃,黄帝斩杀蚩尤,自此大荒一统,天机营功绩光炳千秋。
                                 
此后应龙祖师功成身退,不知下落。而黄帝欲彰其功,重建天机营,并以其为第一任营主。第二任营主为少憙,黄帝子也。年幼时即入应龙所创军营,跟随左右。后天机营重建,虽为纪念应龙,然龙神已不知去向,故少憙代掌之。自此后多有君王之子入天机营,以为尊敬。少憙掌营,建龙骧卫、虎贲营,一攻一守,互为犄角,为天机营两大战力。此后历代营主均出自此二营。
                                                         
后天机营独立王朝军外,为大荒最后守卫者,昔日拒苗民、逐刑氏、抗蚩尤部落,立下赫赫战功。苗疆荒火与蚩尤一族来往密切,故而由此荒火王朝开始对立,乃至后来苍雷起势,占据九黎,此为后话。后第九代营主古铮,率天机营将士协助大禹,治理洪水,一举平定水患,而功成之后亦悄然隐退。第十二代营主定勇,身兼王朝大将军、三公之位,更是临危受命,死守西陵,护卫国祚。其师弟断不悔为现任营主,传为应龙转世,如今担负重建军营、恢复大荒之重任。
                                            
如今天机营已然重建完成,亦重组龙骧卫、虎贲营,时断不悔执意将营址立在太古铜门对面,以表其心,言妖魔不灭,誓不家还。而亦由此,妖魔兵线被迫切断,巴蜀、中原战况得以扭转。故而幽都大军直指天机营驻地,以期一举拔除此钉子。天机将士浴血奋战三载有余,不曾后退半步,营盘亦稳若泰山,岿然不动。大荒内腹幽都军失去*,节节败退,各地诸反抗军奋起反击,大荒光复有望。
                                                                              
小子有言:余尝闻,营中有训曰,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念。想自铜门开启,朔方入侵,天机将士当即奔赴战场,对抗妖魔。面前百万幽都之众,身后千里大好河山,岂能退?岂敢退?!纵然黄沙穿甲,折戟沉沙,纵然粉身碎骨,有死无生;亦绝然凛凛,义无反顾,亦九死无悔,一往无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拳拳之心,可昭天日。所行之事,反复不过家国天下、天下国家四字而已。虽仅四字,然字字透血、重愈千钧,岂敢忘邪?岂敢忘邪!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8: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回复 306# 暴虎冯河一刀秒


    谢谢补充!
我的分分总是不够散……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8:5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永遇乐                        天机营
黄云堆雪,繁星碎梦,铁歌行处,

征夫南向,神州北望,且奋英雄怒。

狼烟夜举,山河大壮,八阵图中龙虎。

怎奈何,铁马秋风,关山梦断何处?



举目江山,山川倥偬,何处堪埋忠骨?

放眼流光,光阴似箭,空把文章著。

王师南狩,偏居一隅,安记北国黎黍?

待何时,勒石朔方、饮马幽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9: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定勇老将军事纪

定勇者,天机营第十二代营主,王朝大将军也。位列三公,出将入相,为华夏王朝第一梁柱。

时宋御风开太古铜门,妖魔军入侵大荒,势若雷霆,攻陷雷泽、江南,兵锋直指西陵;朝野震动,天下惊惶。主上匆忙南奔,将军不顾个人安危。绝然留下断后,死守西陵。妖魔势大,陈兵百万,将西陵围得水泄不通。众人皆以为城不得保,城中将士士气低落,以为弃卒;然将军登高而呼,言道,拼得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城在,人在;城破,人亡!众军始奋然。故妖魔围城三月不得破。将军时年八十有余,犹披挂上阵,奋勇杀敌;虽髯鬓斑白,一样心忧天下,壮心不已。引七十石长弓可击落大雁,披软猥锁子甲犹可力战千军。虽城中弹尽粮绝,援兵不至,仍力战不屈。故而幽都军受此牵制,南下之势受阻,君上由此得以退入九黎,重建朝堂。

时入九黎,荒火教主欲连华夏共抗妖魔,朝中诸大臣皆劝阻,曰,苗民众,昔日之仇敌也。曩者助黄帝与蚩尤战逐鹿,苗人与蚩尤本同根,且现今亦多为联系,不可信。将军子定远时任九黎指挥官,语通其父。将军得知后,上奏太康王上,晓以利害,王上乃准,而诸大臣方缄声。于是苗人华夏一体,抗击妖魔,虽祝焱公大义使然,但若无将军,亦难就也。
                  
时幽都已攻陷幽州翎羽山庄及江南冰心堂,自江南入中原,天机营首当其冲。时为保王都,将军居西陵以为守护,命其师弟断不悔代为掌管营中之事,守卫中原门户。然而妖魔势大,天机营破,众皆怪罪不悔,断亦自责之。将军知断不悔应龙附体之事,故而一力担之,去营主之职以为惩罚,并立断为掌门。后断不悔掌营中事,重建天机营于绝雁关,直抵太古铜门,压制妖魔,大荒光复之望,全仗此举尔。
                        
后西陵光复,将军回九黎面圣,结识荒火沧淮明王,结为莫逆。沧淮受佞臣诬告,陷于囹圄,全赖将军从中周旋,方为安然无事。成王仲康归西陵,将军复为辅佐,现居西陵。
                          
小子有言:时人论及将军,莫不敬服万分,不敢直言其名;纵幽都众亦然。盖为将军声望之隆,虽处敌营,犹且钦佩不已。古人有言,功高莫过于开边,劳苦莫过于护祚。然将军之功,岂劳苦功高四字所能言明?时慕克白论天下英雄,言及将军,不以为意,曰虽为天下敬重,纵使殒身名垂青史,百年后亦不过被提为匹夫之勇、愚忠之举。此言何其谬哉?!将军昔日与友人言,所守之西陵非一人之西陵,乃中原之西陵;所守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岂可谓愚忠之举?!且慕克白得道仙人,闲云野鹤于山林之间,又何知天下苍生之疾苦?妖魔入侵,生灵涂炭,将军以大勇武、大仁义而担之,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岂所谓神仙之流能比之?将军之名,虽耀千古,不为过也。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9:0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现任营主断不悔事纪

断不悔,前任掌门定勇师弟,上任龙骧卫将军也。出自武将世家,祖父与父亲皆为边关名将。断不悔自幼即入天机营,为历代中年龄最小之天机营正式弟子。为人刚正,颇有豪侠之风,营中人多服之。
               
断不悔少时成名,被称为十二代弟子中刀法第一,故而自视甚高,甚为狂放,定勇多次劝说无效,且不悔刀法确为精湛,同辈无人能敌,故众虽怒而不言。断亦骄甚,营中校武第一后,为龙骧卫将军。
            
后朔方入侵,边关告急;定勇率虎贲营守西陵,命断不悔代其行营主之事,守卫大营。大营系江南、中原之门户,事关重大,妖魔军几经筹划,意欲一鼓而下;定勇行前亦再三叮嘱,言明大营之重要性,切不可有失云云。然断不悔骄奢妄为,虽言语诺诺,实不放心上,谓妖魔若敢来,必令其尸骨无存。定勇无奈,乃令武之开协同守护,帮与纠察,方离去。
                        
妖魔至中原,计划缜密,思虑周旋,且军势浩大,诸将皆进言,要严加守卫,不得懈怠。断不悔不以为意,语众将,诸位且所守,凡事问武将军,妖魔至而后看余如何破贼。后妖魔里应外合,天机营不半日而为所攻陷。断不悔空有一身武艺,虽万人莫敌,然朔军已进营盘,大势已定,再难挽回战局。目睹大营陷落、将士被屠,断不悔愤怒之下,敲响了应龙战鼓——此战鼓自祖师以来,无人能够敲响。应龙附体后,断不悔以血肉之躯,率诸将士杀出一条血路,自己亦身受重伤,额上留有龙型伤痕。而后败军与虎贲营会于西陵。
              
败军自归西陵,营中诸耆老多进言定勇,详明当日情况,皆道,大营之失,固然妖魔势大,但断不悔身为主将,骄奢跋扈,防守懈怠,亦渎职之罪也。断不悔亦愿受罚。定勇言,一来妖魔计划周密,且里应外合,虽某至,亦不能守,故大营失陷,主罪不在不悔;二来现今非常之期、用人之际,不悔虽平日骄甚,但现亦锐气受挫,重又奋发,且军中大将,不可轻动;三来当日不悔敲响应龙神鼓,杀出血道,亦可算将功补过;且诸将士现今皆言其为应龙转世,呼声甚高,此军心可用也。故某以为,除不加罪于不悔外,可令其为下任营主。诸将皆不解,后言,将士数遭战,屡屡受挫,军心涣散,今不悔敲响神鼓,应龙附体,兵士呼声高涨,若加罪其身,则军心不可得矣;若扶其上位,则军心凝聚,可大用焉。此大事也,某安敢不谋划清楚?诸将以为然。
                       
后朝堂问罪不悔,定勇自担之,曰用人有误,敌军不察言言,遂趁势退位而让不悔。断不悔掌营后,奋发图强,将功补过,重建天机营于绝雁关,与太古铜门隔岸相向,以为对峙。又重组龙骧、虎贲二营,钳制幽都,自而朔方南下道途受阻,妖魔军后续无援,中原光复在即。
                        
小子有言:古人语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昔断不悔营中甚为骄奢,飞扬跋扈,做事莫过眼高手低,不可一世。后天机营陷落,众将怪罪,独定勇老将军一力担之,并推为现任营主,以为感激,奋发图强,筑军营于绝雁关,誓死不后退一步,守卫大荒,虽三载而营盘不破,大荒战局得以扭转,如此功绩,亦当名垂青史也。且凡所行事,莫不坎坷,前岖而后坦,比比皆是。昔齐有无知之祸,而桓公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霸;赵王不终,诸吕作乱,然后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盖盛世始于衰期,大治继于大乱。岂天机大营陷落、不悔迷途知返,筑城朔方而不家回,抗敌数载而不居功,为中兴之兆邪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诸将军校尉事纪

武之开者,中原西岐人氏,绝雁关守将,王朝平北大将军也。乃天机营第十二代弟子,定勇老将军同期。向以幽都进中原,为断不悔副将,守大营;后大营有失,撤至九黎。断不悔于绝雁关处筑新营,武为绝雁关守将,钳制妖魔,至此三载有余;妖魔寸步不能入关,战线两分,首尾不顾,皆赖其功也。后除为平北大将军,镇守北疆。


将军治军甚严,识人有数,麾下将弁,多有战功;待人宽厚,赏罚分明,故齐关上下,军纪严明,一心守土,定勇老将军尝赞曰关若铁桶、固若金汤。谓之不可为破也。


将军有子名为武兴霸,绝雁关先锋大将,勇武过人,每战皆前锋,不肯为他人后也。与秦云天交好。有女名为武思婵,君上故王妃,尊称婵夫人。


其先婵夫人于营中,与秦云天相遇,暗思慕之,为之歌舞不倦。后秦天云拜将出征,亦为之歌舞送别;时值王上巡营,见婵夫人,慕其颜色,纳为王妃。然夫人性刚烈,虽入宫,不与诸嫔妃同流争宠,故王日益疏远,终被打入冷宫。妖魔攻西陵,君上南巡,夫人与诸受冷嫔妃居队末,为妖魔所袭,魔女沙耶吞噬诸人魂魄,夫人亦遭难。


大将军于军中,先后提拔将领数名,皆有才干,其中有现任虎贲将军荆无疾、龙骧卫主将穆逢英及虎步将军赵辛武。而其中最有名者,当为前先锋大将秦云天。



秦云天,本布衣出身,入军营后,习武于教头孟虎,后大将军演武校场,小兵秦云天拔得头筹,自此崭露头角。大将军亲为鼓励,拔校尉职。后秦天云欲修习幻化之术,入杏儿岭,与有熊一族相交,其中熊无信与其最厚,结为兄弟。后学成归,正值妖魔入侵,五大天屠魔将为前锋,所向披靡,王朝军节节败退,关口战局吃紧。秦云天一入战场,当即力斩五大天屠,三军无不骇然。妖魔军望风而逃,不敢侵也。大将军知悉此事,当即提秦为先锋大将。后秦云天镇守关口,杀敌无数,幽都皆知其名,没逢阵前,莫不祈求护佑,不为相遇。后魔女沙耶为援,变身为婵夫人模样,秦将军误中计谋,为魔女偷袭,不幸捐躯。魔女得其魂魄,炼为尸兵,亦悍勇无匹,称为幽都大将魔风,现正挑战绝雁,情势甚危也。



小子有言:余尝闻天机营多忠勇爱国之士;今日观之,岂其多乎如此耶?武大将军镇守朔方,战功赫赫,三载而不家还;秦云天力斩天屠,马革裹尸,纵血染沙场亦不悔。其余若武兴霸、荆无疾、穆逢英诸将,皆一心守土,无畏无悔;精忠报国,死而后已,盖所谓也。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大丈夫当手提三尺龙泉、立不世之功,上可报于君王庙堂,下可见乎列祖宗亲,虽死而又何妨?!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19#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本帖最后由 peng_zhenlin 于 2014-6-22 09:37 编辑

                                     定远将军事纪

定远者,大将军定勇之子也,现居卫将军职,掌守九黎,代行大将军事。

定远自幼即随父入军营,习行伍之事。虽为营主之子,然不籍此而自矜,与诸军卒同席而食、同塌而寐,未有一丝越于他人。(下面原文乱码,解码结果如下,拙才用存其旧)谌哈哈。后西陵城被围,老将军独留守以为后卫,远亦自荐留守;老将军不允,令其南归,辅佐君上。诸将或不解,暗道老将军徇私云云。老将军言及左右:“非为徇私也。向者妖魔势大,西陵岌岌可危,待日可破尔;倘小子于此,虽一死以报天恩,然妖魔南下之势,何人更阻之?吾父子二人纵不惧死,但若死非其所,岂不憾乎!”众将方知其意。

定远率军南下,至九黎,有苗民为阻,不得入。或进言,可趁其不备,攻而克之,然后九黎可夺也。远不允,言,后追兵势大,虽能一鼓而克苗众,犹有所损,何不如联九黎而抗幽都,以为犄角,则大事可定也。众皆言苗人华夏,世仇也,往日即兵戈相向,何所联?远答曰,此一事彼一事,此一时彼一时,何以言不可为尔?后荒火教主祝焱公大义,开九黎门户,请入朝堂,众皆言远有深谋。

即入九黎,而妖魔追愈急,乃与苗人协同,于天合关出布埋伏。事关重大,远亲自坐镇,指挥诸军,妖魔深入而不察,果中计,大败而归。军民始振奋,远之功也。

小子有言:尝读古人事,父子同营,皆有佳话。然至若汉末关氏殉公、宋时岳氏陷义,则又少见也。而定氏二人,虽高位却不骄矜,国势颓却不暴弃,护卫国祚,死守西陵,皆大丈夫之担待也。至若定远走九黎,辅王室,定军心,更系大荒之命运。若九黎得守,则天下可定,若九黎不得守,则天下必亡。将军居王城,是谓之语,岂非然也?

天机营结语:小子写天机营,感慨颇深。虽不谈游戏中如何如何,门派现今如何式微,然八大门派中,荒火可谓豪侠任勇,太虚可谓道风仙骨,弈剑可谓飘逸轻灵,至于其他门派,莫不尽于风花雪月之能,独天机营中,慷慨悲歌,大气磅礴,提笔写时,有悲怆之意,甚为感叹。结后填词一首,贻笑方家:

渔家傲
绝雁关
浊酒一觞拼一醉,甲胄蒙尘宝刀违。易水萧萧慨而悲。莫贪杯,年少头白只一回。
遥想当年战鼓擂,男儿壮志赴国危。朔边风沙似刀催。几人归?关外白骨正累累!


昨日读《楹联丛话》,至庙祀篇,有关帝庙联,甚为感触,思想定老将军精忠报国一生,功高盖世,虽关公不能有所比。且关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老将军宽而厚人,军卒多拥戴,岂不甚羽多矣?!故更此联,以纪将军:

心存荡寇,护国祚,东征西讨,辛苦备尝,未了平生事业。
志在一统,佐熙朝,斩妖除魔,威灵丕显,只为当日精忠。


又联曰:

先武穆而尽忠,大夏无双,大宋无双。
后应龙以为勇,东海一人,西陵一人。
头像被屏蔽

642

活跃

2269

人气

30

军饷

一呼百应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1099
32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2 09: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签名被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