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

楼主 |
发表于 2014-8-19 19: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江苏
四明王
之
骁健明王——狂屈
狂屈者,荒火四明王之骁健明王也。其父冽恨,为玄溟教徒,母淼炽,乃荒火四祭司之一。初,玄溟与幽都未通,尝遣教中人归西南祭祖。时淼炽与多摩天习圣火祭祀之法于荒火主教,多摩天潜心禁欲苦修,然终不及淼炽,遂心嫉之;冽恨至西南,淼炽、多摩天皆暗慕之。后淼炽、冽恨结连理,生一子,是为狂屈。多摩天大恨,却不假于色,而暗中通报主教。主教大怒,逐冽恨而困淼炽,更欲弃屈于山野,幸得教主祝焱护之,方始得活。淼炽被囚,心力憔悴,郁郁而终。临终将狂屈托付于多摩天,望其念同门之情,加以照顾,并且留有书信一封,记录狂屈身世。
狂屈年少时即桀骜不驯,门中同岁罕逢敌手,独身挑战魔焰天尊,毫无惧色,凭一柄长刀,更令其俯首称臣。教中长老得知此事,无不骇然,皆道,此人若加劝导,必定功盖天下;若走上邪路,必为乱世妖星。祝焱遂收为弟子,授以武艺。狂屈本就天份过人,又勤苦不休,寒暑不易,终武功大成,受封骁健明王。
狂屈性豪迈,好游侠,且天生海量。尝与海碗空对酒,千杯而不倒,海以为奇人,遂为莫逆。二人云游四方,遍尝天下美酒,乃至潜入酒坊村,盗猴头酒,甚为快哉。
原本多摩天因嫉生恨,欲报复淼炽之子狂屈,故待其功名大成时,将其身世公布天下。向以教主及主教二人皆知此事,本不以为意;然当时玄溟投幽都,复侵九黎,为八大门派所恨。故当江湖传闻,其乃玄溟暴徒与荒火祭司私通之子、必将为荒火灭门之患时,八大门派于安国寺布下石人阵,欲擒狂屈。狂屈大怒,赶往安国寺塔林,誓要击破此阵验明正身。
多摩天藏淼炽遗书于石人中,狂屈一一击破石人,见母亲遗信,不由仰天长啸,狂性大发,八大门派本欲围攻将其拿下,然见其挥舞长刀,放声厉吼,悍勇如斯,群豪莫敢上前。数魍魉弟子欲以暗器伤之,幸得狂屈红颜知己阿久舍身挡住。狂屈复为清醒,携阿久翻身上马,趁众人目瞪口呆之际,绝尘而去。
时冰心堂掌针紫荆因救卓君武而中毒,昏迷不醒。其门下弟子胡清明则被称为第一神医。狂屈欲救阿久姑娘,纵马直入紫荆谷,寻得胡清明。胡言,阿久所中镖毒,甚为霸道,须燕丘东河口最北端之燕南先参及雷泽南海滨之万年珍珠为药引,方能根治。然此二物天高地远,艰险重重,非大毅力者不能得。狂屈听言,二话不说,翻身上马,星夜离去。一月之后,狂屈归,竟带此二物,胡惊为天人。
待阿久伤愈,二人至孔雀坪,欲回荒火教查明真相。多摩天担忧行迹暴露,于是诱使回春圣手萧玉珩酒醉后写下书信,信中云其因暗恋淼炽而未果,欲陷害此母子,盗走书信布置陷阱,要置狂屈天下之不容之境地。将此书信暗中寄往狂屈。狂屈读此信,怒不可遏,誓将萧玉珩碎尸万段,阿久见此信署名,与身上纹身相同,方知萧乃其未所谋面之父亲。为代父赎罪,乃假书一封,邀狂屈至刑天谷一见。而后错误丛生,狂屈失手打死阿久,悔恨万分,且答应阿久之遗愿,不再追究此事。自而多摩天之密亦未从泄。
后太古铜门大开,妖魔横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狂屈身为荒火四明王,奉命前往巴蜀抗击妖魔。时幽都军勾结蜀中巨寇张宪中,并纠集刑天族和玄溟教,妄图夺取蜀川。其中玄溟带头之人正为冽恨。然此时冽恨被妖魔控制心智,成为魔化暴徒,且本身巨力无匹,无人能挡其锋。狂屈挺身而上,抱住其父,纵身跃下绝壁,双双毙命。地为蜀州城前山崖下。
小子有言:古之所言大勇武者,皆曰气势冲天,万夫莫敌,尝以为不过 柳琴大鼓说书笑谈,人力有时穷,虽武艺出众,岂能敌万人乎?且人情莫不贪生恶死,虽大勇者,不外乎是。然狂屈独对八大门派群豪而面不改色,长啸连连,飞扬睥睨,视众豪杰于无物,诸人犹不敢向前。后阿久中镖,携至马上而离去,亦未尝有一人敢阻截。岂一人之气势盛乎如此耶?后战巴蜀,见亲生父亲而能与之俱陨,盖以天下为先念,虽为至亲,不敢有所徇私。而至亲手杀父,天理难容,故一死以报,意欲赎罪也。时明王慷慨赴死,然心中纠葛,何其多哉?杀父、救民、自戕,无一不至,非大勇者,何以担此重担?!愚以为,骁健明王,四明王中当居勇武第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