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9#

楼主 |
发表于 2022-12-8 10:2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
商品通过高定价的方式去筛选消费群体,本身商品的价值以外包含的大部分是品牌溢价,这个品牌溢价就是用高定价的方式贩卖一种阶级象征和权力感,本身是一种精神消费附加值,而审美的主导权一直都在品牌手里,消费者是没有审美的主导权的。品牌通过一种傲慢的姿态培养这部分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让他们为这种看似审美实际精神的消费买单,获得的是一种空虚的价值感,一个包或者翅膀并不能使你获得一个阶级或权力的真正提升,但你却因为消费就主动变成了它审美观念的维护者。这种消费行为带来的结果,消费者看似是为漂亮的包在消费,实际是在维护品牌价值带来的虚幻的权力感,而觉得丑也是因为品牌的审美背离使他们消费获得的权力感跌落了,他们无法在想象中保持和品牌一致的傲慢。所以品牌的傲慢培养了消费者的傲慢,这种傲慢是一种品牌策略,目的就是为了增加品牌价值从而促销,而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从来都是没有审美主导权的。怎么样叫审美主导权,首先要有审美能力,其次有一个群体保持一个审美水准并形成潮流观念。这就跟我说的审美门槛有关了,美一直都是有不同理念的,像基本的感知美那的确是一种很纯粹的美,雅俗共赏,但是不同的情感表达是不一样的肯定就会有不同的审美倾向,就像杀马特非主流在当时就有人觉得帅美,你可以说眼睛要瞎了丑死了,但人家通过这种机车文化获得的精神情感是实实在在的,这也是一种审美倾向,肯定是有门槛的,当然你说这叫什么门槛,门槛本来就不是那种高人一等的东西。就好像以前电视剧大明宫词用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台词模式也相当诡异,但是不妨碍它成为经典吧。对莎翁痴迷的人就会觉得这是创新,对英国文学一点不了解的,就会觉得这是什么洋泾浜,最后也不妨碍它成为经典。 |
|